[发明专利]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4597.6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7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董建业;张志勇;吴迪;王昕宇;张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14 | 分类号: | B64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上气囊可通过上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一向气囊管柱排气,气囊管柱膨胀,实现一级缓冲;气囊管柱可通过气囊管柱排气阀向外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二向下气囊排气,下气囊膨胀,实现二级缓冲;下气囊可通过下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装备空降安全着陆后,可对气囊装置进行泄气,方便收纳存放;本发明通过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多级缓冲方法不但能防止空降装备直接触地,还能实现气囊内部压力的多级释放,防止气囊爆破,并确保空降装备安全着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备 空降 多级 气囊 协同 缓冲 装置 工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1)、气囊管柱(2)、下气囊(3)和上气囊腔(4);所述上气囊(1)、气囊管柱(2)和下气囊(3)采用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上气囊(1)顶部设置扣环装置(15)与空降装备连接,上气囊(1)内部为上气囊腔(4),上气囊(1)表面设置上气囊充气阀(5),上气囊(1)表面设置上气囊排气阀(6),上气囊(1)表面与气囊管柱(2)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一(7);所述气囊管柱(2)内部为气囊管柱腔(8),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气囊管柱充气阀(9),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气囊管柱排气阀(10),气囊管柱(2)表面与下气囊(3)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二(11);所述下气囊(3)内部为下气囊腔(12),下气囊(3)表面设置下气囊充气阀(13),下气囊(3)表面设置下气囊排气阀(14);其特征在于:工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骤、在实施装备空降之前,分别对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上气囊腔(4)、气囊管柱腔(8)和下气囊腔(12)进行充气,其中,所述上气囊腔(4)通过所述上气囊充气阀(5)实现充气膨胀;所述气囊管柱腔(8)通过气囊管柱充气阀(9)实现充气膨胀;所述下气囊腔(12)通过下气囊充气阀(13)实现充气膨胀;第二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上气囊腔(4)的内部气压高于上气囊排气阀(6)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上气囊排气阀(6)的阀门打开,上气囊腔(4)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上气囊腔(4)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一(7)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一(7)的阀门打开,上气囊腔(4)向气囊管柱(2)排气,气囊管柱(2)膨胀,实现一级缓冲;第三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气囊管柱腔(8)的内部气压高于气囊管柱排气阀(10)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10)的阀门打开,气囊管柱腔(8)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气囊管柱(2)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二(11)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二(11)的阀门打开,气囊管柱腔(8)向下气囊(3)排气,下气囊(3)膨胀,实现二级缓冲;第四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下气囊腔(12)的内部气压高于下气囊排气阀(14)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下气囊排气阀(14)的阀门打开,下气囊腔(12)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第五步骤、装备空降安全着陆后,分别对上气囊腔(4)、气囊管柱腔(8)、和下气囊腔(12)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气,然后对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进行收纳存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6459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体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喷洒药液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