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满足用电需求的电网工程运行效益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6366.9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6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郑燕;雷体钧;温卫宁;汪亚平;易文飞;邵黎;崔万福;杜翠;何砚;徐玉杰;李如萍;吕岳;翟树军;袁海洲;马梅;樊倩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宁;刘美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用电需求的电网工程运行效益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内容:采集需要评价的实际运行电力数据;根据采集的电力数据对该满足用电需求的电网工程项目效能进行评价;根据采集的电力数据对该满足用电需求的电网工程项目效果进行评价;根据采集的电力数据对该满足用电需求的项目安全进行评价;综合考虑项目效能、项目效果和项目安全,对满足用电需求的运行效果综合评价。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需求 电力数据 电网工程 采集 项目安全 项目效果 效益评价 运行效果 综合考虑 综合评价 | ||
【主权项】:
1.一种满足用电需求的电网工程运行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n采集需要评价的实际运行电力数据;/n根据采集的电力数据对该满足用电需求的电网工程项目效能进行评价,其中,项目效能评价指标包括新增线路数量系统占比、新增线路长度系统占比、新增机组容量系统占比、卡口电流校验比和平均供电半径差值,具体为:/n计算新增线路数量系统占比Kl1:Kl1=Cl/ΣCl,式中,ΣCl为投运前系统同电压等级线路数量,Cl为本工程新增线路数量,根据Kl1评价工程重要性,评价结果记为D11,根据该工程的建设对满足用电需求的作用是否重要对D11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新增线路长度占系统线路总长度的比重Kl2:Kl2=Ll/∑Ll,式中,ΣLl为投运前系统同电压等级线路长度,Ll为本工程新增线路长度,根据Kl2评价工程重要性,评价结果记为D12,根据该工程的建设对满足用电需求的作用是否重要对D12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工程新接入装机容量占投运前系统装机容量的比重Kg,Kg=Sg/ΣSg,式中,ΣSg为投运前系统装机容量,Sg为本工程新接入装机容量,根据Kg评价工程重要性,评价结果记为D13,根据该工程的建设对满足用电需求的作用是否重要对D13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线路运行实际电流与线路卡口电流的比值Rab,Rab=Ca/Cb,式中,Ca为线路运行实际电流,Cb为线路卡口电流,根据Rab评价工程重要性,评价结果记为D14,根据该工程的建设对满足用电需求的作用是否重要对D14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工程投运前后变电站供电范围的几何中心到边界的平均值之差ΔR,评价工程对区域电网缩短半径情况, 式中,ΔR为工程投运前后区域电网平均供电半径之差,S为工程所在区域供电面积,N为工程投运前所在区域电网变电站的总座数,根据ΔR评价工程重要性,评价结果记为D15,根据该工程的建设对满足用电需求的作用是否重要对D15的值进行设置;/n根据上述结果计算D1:D1=a11D11+a12D12+a13D13+a14D14+a15D15,根据D1评价工程建设对于满足用电需求是否显著,式中,a11、a12、a13…a15分别为新增线路数量系统占比、新增线路长度系统占比、新增机组容量系统占比、卡口电流校验比和/n平均供电半径差值在效能评价中的权重,a11+a12+a13+a14+a15=1,根据D1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评价该工程的建设是否满足用电需求;根据采集的电力数据对该满足用电需求的电网工程项目效果进行评价,其中,项目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工程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工程线路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荷、下网电量、架空线路损耗、主变损耗、最大负荷时刻功率因数、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和容载比;具体为:/n计算工程变压器最大负载率μmax,t:μmax,t=Pmax,t/St,式中,μmax,t为变压器最大负载率;Pmax,t为变压器出现的最大负荷,St为变压器额定容量,变压器投运预设时间后,根据最大负载率所处区间评价工程运行效果,评价结果记为D21,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1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线路平均负载率μavg,1:μavg,1=Pavg,1/S1,式中,μavg,1为线路平均负载率;Pavg,l为线路年平均负荷;Sl为线路额定容量线路;投运设定年限后,根据线路平均负载率百分区间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22,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2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最大负荷时刻功率因数 /n /n /n式中,S为最大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视在功率,P为最大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有功功率,Q为最大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无功功率,根据最大负荷时刻功率因数进行工程运行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23,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3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 /n /n /n式中,S为最小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视在功率,P为最小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有功功率,Q为最小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无功功率,根据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进行工程运行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24,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4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架空线路损耗Ql,l,Ql.l=Qin-Qout,式中,Qin为变压器输入电量;Qout为变压器输出电量,根据架空线路损耗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25,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5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主变损耗Ql,t,Ql.t=Qin-Qout,式中,Qin为变压器输入电量,单位MWh;Qout为变压器输出电量,根据主变损耗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26,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6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最大负荷时刻功率因数 式中,S为最大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视在功率,P为最大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有功功率,Q为最大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无功功率,根据最大负荷时刻功率因数进行工程运行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27,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7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 式中,S为最小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视在功率,P为最小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有功功率,Q为最小负荷时刻设备输送的无功功率,根据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进行工程运行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28,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8的值进行设置;/n计算工程投运后电网某一供电区域、同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公用变电设备总容量与对应的总负荷)的比值Rs,Rs=∑Sei/Pmax,式中,Rs为容载比;∑Sei为电压等级最大负荷日最大负荷,Pmax为该电压等级年最大负荷日投入运行的变电站的总容量,评价标准参照《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56-2006,评价结果记为D29,根据工程运行效果是否到达预期对D29的值进行设置;/n根据上述指标计算D2,根据D2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进行工程效果评价:D2=a21D21+a22D22+a23D23+a24D24+a25D25+a26D26+a27D27+a28D28+a29D29,其中,a21、a22、a23、a24、a25、a26、a27、a28、a29分别为工程变压器最大负载率、工程线路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荷、下网电量、架空线路损耗、主变损耗、最大负荷时刻功率因数、最小负荷时刻功率因数和容载比,在效能评价中的权重,a21+a22+a23+a24+a25+a26+a27+a28+a29=1;根据采集的电力数据对该满足用电需求的项目安全进行评价,其中,项目安全的评价指标包括主变可用度、线路可用度、母线电压合格率、电网安全事故发生次数、继电保护和安稳装置误动及拒动次数、变压器非计划停运时间、线路非计划停运小时数、线路非计划停运频次和线路跳闸率;具体为:/n计算主变可用度AT:/n /n式中:AT为主变可用度;μ为强迫停运率;Tr为故障平均修复时间;TΣA为设备累计无故障工作时间;TΣ为累计投运时间,根据主变可用度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D31表示,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1值进行确定;/n计算线路可用度AL/n /n式中,u为强迫停运率,Tr为故障平均修复时间,TΣA为设备累计无故障工作时间,TΣ为累计投运时间,根据线路可用度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D32表示,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2值进行确定;/n计算项目母线A相电压合格率ηA,ηA(%)=(1-Tb/TΣ)*100%,式中,ηA为项目母线A相电压合格率,Tb为电压越限累计时间,TΣ为项目总运行统计时间,根据母线A相电压合格率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33,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3值进行确定;/n统计电网安全事故发生次数Ja,根据电网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34,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4值进行确定;/n计算项目内部继电保护和安稳装置或因工程投运引起的电网中其他位置的安稳装置发生的误动、拒动次数JJ,根据继电保护和安稳装置误动及拒动次数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35,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5值进行确定;/n统计变压器非计划停运时间∑Td.t,根据变压器非计划停运小时数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36,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6值进行确定;/n线路非计划停运小时数∑Td.l,根据线路非计划停运小时数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37,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6值进行确定;/n统计线路非计划停运频次fl,根据线路非计划停运频次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38,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8值进行确定;/n计算因线路运行外部环境或绝缘问题造成的跳闸率λ,λ=M/T,式中,M为统计期间内,非因线路本身容量或绝缘问题造成的跳闸总次数,T为评价时间,根据线路跳闸率对工程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为D39,根据工程安全可靠性程度对D39值进行确定;/n根据上述指标进行工程安全评价,评价结果用D3表示:D3=a31D31+a32D32+a33D33+a34D34+a35D35+a36D36+a37D37+a38D38+a39D39,其中,a31、a32、a33、a34、a35、a36、a37分别为主变可用度、线路可用度、母线电压合格率、电网安全事故发生次数、继电保护和安稳装置误动及拒动次数、变压器非计划停运时间、线路非计划停运小时数、线路非计划停运频次和线路跳闸率的权重,a31+a32+a33+a34+a35+a36+a37+a38+a39=1;根据D3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评价该工程安全可靠性是否合格;/n综合考虑项目效能、项目效果和项目安全,对满足用电需求的运行效果综合评价。/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663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