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棒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5546.1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2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留兵;杜华;饶琦琦;何大明;张宏亮;方才顺;刘晓;肖聪;李娜;段春辉;杨灵均;王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7/12 | 分类号: | G21C7/12;G21C7/20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缓冲结构,包括可在控制棒落棒过程中,为控制棒提供运动阻力的缓冲结构本体,所述缓冲结构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控制棒在落棒时的运动方向,所述缓冲结构本体在控制棒落棒时,缓冲结构本体的一端与控制棒或/和用于驱动控制棒运动的驱动机构相互作用,缓冲结构本体的另一端与堆内构件相互作用,在缓冲结构本体两端均受到挤压时,缓冲结构本体的总长度缩短。本结构区别于现有用于控制棒的缓冲结构,适应性强,易于推广;还具有取材方便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棒 缓冲结构本体 缓冲结构 落棒 控制棒运动 长度缩短 堆内构件 结构区别 驱动机构 运动阻力 平行 挤压 取材 驱动 | ||
【主权项】:
1.一种控制棒缓冲结构,包括可在控制棒(10)落棒过程中,为控制棒(10)提供运动阻力的缓冲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控制棒(10)在落棒时的运动方向,所述缓冲结构本体在控制棒(10)落棒时,缓冲结构本体的一端与控制棒(10)或/和用于驱动控制棒(10)运动的驱动机构(1)相互作用,缓冲结构本体的另一端与堆内构件(13)相互作用,在缓冲结构本体两端均受到挤压时,缓冲结构本体的总长度缩短;所述缓冲结构本体由至少两个长度缩短单元串联而成,在缓冲结构本体两端受到约束时,每段长度缩短单元都因为以上约束所产生力而发生长度缩短,所述缓冲结构本体的总长度缩短量为各段长度缩短单元长度缩短量之和,且不同长度缩短单元缩短单位长度所需要的压应力不等;每个长度缩短单元中均设置有介质腔,所述介质腔均包括腔壳及设置在腔壳内的活塞,所述介质腔上具有连通介质腔内部与外部的间隙,在缓冲结构本体两端受到约束时,各介质腔中活塞与腔壳可因为以上约束所产生的力而发生相对运动,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由所述间隙中挤出介质腔内部的介质,同时弹簧被进一步压缩;两个介质腔分别为上介质腔和下介质腔,所述上介质腔的腔壳与驱动机构(1)或控制棒(10)固定连接,下介质腔的腔壳与上介质腔的活塞固定连接,沿着控制棒(10)的落棒方向,堆内构件(13)位于下介质腔的活塞外端的前方;还包括双头螺杆(2),所述双头螺杆(2)的上、下端分别与驱动机构(1)及控制棒(10)螺纹连接,上介质腔的腔壳与双头螺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上介质腔的活塞与下介质腔的腔壳为一个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设置有通孔,所述整体结构与双头螺杆(2)通过整体结构上的通孔形成间隙配合关系;/n所述下介质腔的活塞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下介质腔的活塞与双头螺杆(2)通过下介质腔活塞上的通孔形成间隙配合关系,且上介质腔和下介质腔均呈圆筒状,两个介质腔的轴线均与双头螺杆(2)的轴线共线;所述整体结构为中间设置有封板的筒状结构,整体结构上的通孔位于封板上,封板下端的筒状腔作为下介质腔的腔壳,下介质腔的活塞与下介质腔的腔壳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8),封板上端的筒状腔开口端还设定有固定环(5);/n还包括上端位于固定环(5)外侧、内端位于固定环(5)内侧的压紧环(4),所述压紧环(4)的下端还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向固定环(5)侧的投影落在固定环(5)上,所述凸缘下端与封板之间设置有碟形弹簧组(6),所述碟形弹簧组(6)由多个碟形弹簧层叠而成,且碟形弹簧组(6)中,各碟形弹簧受压变形相互之间不影响;/n所述螺旋弹簧(8)及碟形弹簧组(6)的轴线均与控制棒(10)的轴线共线;/n所述压紧环(4)与固定环(5)间隙配合,双头螺杆(2)与压紧环(4)间隙配合。/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8554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健康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置式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