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性多发破口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9989.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3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宝磊;董智慧;符伟国;郭大乔;陈斌;史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性多发破口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建立方法,1)建立单发破口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2)建立可控性多发破口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本发明可在降主动脉上选择不同的水平,采取机械损伤分离主动脉血管中膜的不同层次,采用远端内膜面对面缝合塑造大小不同的原始夹层破裂口,既可模拟人体B型夹层的不同解剖位置的动物模型,又可观察不同破口大小对夹层进展的影响。通过先构建单破口的胸主动脉夹层模型,在术后2‑3周内通过CT和DSA造影对夹层进展进一步评估,可选择性的选取夹层不同位置处利用导丝导管技术重塑继发破口。本发明可重复性强、成功率高,为B型夹层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新型支架材料上市前动物实验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 ||
搜索关键词: | 破口 夹层 主动脉夹层 可控性 动物模型 胸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血管 导丝导管 动物实验 基础研究 机械损伤 降主动脉 解剖位置 可重复性 模拟人体 新型支架 可观察 破裂口 位置处 造影 单发 缝合 构建 内膜 术后 远端 成功率 评估 塑造 | ||
【主权项】:
1.一种可控性多发破口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单发破口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实验动物右侧卧,左侧胸部5~7肋间隙斜切口进胸;自动脉导管韧带水平向下方20cm处显露降主动脉,塑料带控制;结扎肋间动脉,分离降主动脉中段伴行的奇静脉;主动脉钳完全阻断降主动脉近远端,纵行切开降主动脉,分离主动脉中膜的不同层次,向远心端游离1~2cm;用Prolene血管缝合线将远端的夹层内膜片面对面地连续缝合4针塑造较为明显的夹层破口,使远端血管的夹层分离层次清晰可见;将远端游离的夹层外膜与近端主动脉壁全层使用Prolene血管缝线连续缝合;去除远端主动脉阻断钳,缓慢放松近端主动脉阻断钳,维持血压稳定后完全开放主动脉;将血压提升至150~160mmHg(收缩压)并维持20min,检查吻合口情况并模拟高血压环境;放置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放置在胸腔内吻合口附近,另一端通过皮下通道外接引流袋;利用呼吸机将塌陷的肺叶膨大,以免术后肺不张;缝合肋骨,逐层关胸;2)建立可控性多发破口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单发破口模型动物仰卧,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留置6F导管鞘,5F Pigtail导管配合0.035’inch Terumo导丝从右侧股动脉鞘内导入,在主动脉弓部造影评估弓上重要分支动脉、降主动脉吻合口,以及夹层近远端进展情况;右侧颈部切开,显露右侧颈总动脉;颈动脉穿刺留置11F导管导鞘,将鞘头留至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起始段,0.035’inch Terumo导丝配合5F Ver导管选入假腔内,交换Superacore导丝,退出Ver导管,导入Fu‑star可调弯鞘至拟行继发破口处;调整C臂角度,结合造影结果确认内膜片的位置;将右侧股动脉导入的pigtail导管至拟行继发破口水平上方的真腔内手推造影,确认真腔位置;调整Fu‑star鞘头的方向,使其垂直指向内膜片方向;沿Fu‑star鞘内导入穿刺针在假腔中段或远端的内膜片上再造破口,导入不同尺寸口径的球囊导管对破口进行扩张重塑不同大小的继发破口,真假腔内分别造影确认;操作结束后拔出右侧股动脉导鞘,局部压迫,拔除颈动脉内导管导鞘,缝合穿刺点,关闭切口,复苏后拔出气管插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9998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口腔内就位道观测仪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羊胚胎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