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2840.7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6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玲;肖甜甜;王西新;李中威;吕鹏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26;H01G11/30;H01G11/46;H01G11/48;H01G11/8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12210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苯胺和乙醇的水溶液为原料,通过添加苯磺酸,间苯二磺酸等表面活性剂,并反复抽真空使苯胺单体溶液与纳米管阵列充分接触,采用微腔原位化学聚合法将聚苯胺沉积到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本发明中,复合电极的制备对设备要求低,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可控性强,通过改变苯胺单体的浓度可以制备不同聚苯胺负载量的复合电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电极 聚苯胺 制备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苯胺单体溶液 表面活性剂 纳米管阵列 苯胺单体 充分接触 原位化学 工艺流程 苯磺酸 抽真空 对设备 负载量 可控性 乙醇 苯胺 磺酸 微腔 沉积 合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质量百分浓度为0.10~0.50%的氟化铵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再将作阳极的金属钛片、作阴极的铂片浸入溶液中,阳极与阴极间距离为1~3cm,在温度35~45℃、电压35~45V的条件下阳极氧化2~4小时,在金属钛片表面生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反应结束后,将样片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在400~500℃退火1~3小时,得到煅烧过的样片;/n其中,氟化铵溶液的溶剂是混合溶剂,所述的混合溶剂是由去离子水和乙二醇按质量比1:9混合而得;/n(2)将乙醇、界面活性剂和苯胺加入到酸液中,搅拌溶解,然后将溶液加入到容器中,将煅烧过的样片浸入溶液中后密闭,减压至10kPa或以下,维持真空压力4~7min,然后放空回到常压,重复“减压-维持真空压力-恢复到常压”过程2~5次,最后再在常压静置45~75min;/n其中,所述的酸液是按照每2.5g浓硫酸加入40g去离子水的配比混合而成,每42.5g酸液中加入10g乙醇、0.01~0.02g界面活性剂和0.5~2.0g苯胺;/n(3)将上一步得到的样片放入第二混合溶液中,室温静置4~7小时,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即得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n其中,第二混合溶液是由按照每50g去离子水加2.5g浓硫酸、0.2~0.4g过硫酸铵的配比混合而成;/n所述的界面活性剂是苯磺酸和间苯二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128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器件
- 下一篇:一种三维花状氢氧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