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油壶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1586.7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4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桦;戚永幸;姜校平;栗原洋;上田雄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汽车油壶注塑模具,包括壶盖上模芯、壶盖大侧模芯、壶盖小侧模芯、壶盖下模芯、壶底上模芯、壶底侧模芯、壶底回油侧模芯和壶底下模芯;壶盖下模芯、壶嘴抽芯杆、壶盖上模芯、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合在一起形成壶盖型腔;所述壶底上模芯、连接座抽芯块、出油管抽芯杆、壶底侧模芯、壶底回油侧模芯、壶底下模芯、回油管抽芯杆、回油管上半模和回油管下半模合在一起形成壶底型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油壶注塑模具能一次成型壶底和壶盖、结构可靠、运行稳定、辅助装置少、模具成本低、修模少、使用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壶盖 侧模 注塑模具 上模芯 模芯 抽芯杆 回油管 油壶 下模芯 回油 小侧 汽车 辅助装置 模具成本 一次成型 运行稳定 抽芯块 出油管 连接座 上半模 下半模 壶嘴 修模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油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壶盖上模芯(20)、壶盖大侧模芯(31)、壶盖小侧模芯(32)、壶盖下模芯(33)、壶底上模芯(51)、壶底侧模芯(52)、壶底回油侧模芯(53)和壶底下模芯(55);所述壶盖上模芯(20)固定在上模板(2)上,壶盖上模芯(20)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A(201)、壶盖上浇口(203)和壶盖侧模芯槽(204),壶盖上浇口(203)与壶盖型腔A(201)相通,壶盖上模芯(20)的顶部设有壶嘴抽芯斜孔(202),壶嘴抽芯斜孔(202)与壶盖侧模芯槽(204)相通;所述壶盖大侧模芯(31)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B(311),侧面设有壶嘴型腔A(312),壶嘴型腔A(312)与壶盖型腔B(311)相通;所述壶盖小侧模芯(32)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C(321),侧面设有壶嘴型腔B(322),壶嘴型腔B(322)与壶盖型腔C(321)相通;壶嘴抽芯杆(21)的一端设有壶嘴型芯(211),另一端滑动安装在上模座(1)上,壶嘴抽芯杆(21)活动插在壶嘴抽芯斜孔(202)中;所述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活动插在壶盖侧模芯槽(204)内,且分别与壶盖滑动分模装置连接,滑动分模装置安装在下模板(3)上;所述壶盖下模芯(33)固定在下模板(3)上,壶盖下模芯(33)的顶部设有壶盖型芯(331)和壶盖下浇口(332),壶盖下模芯(33)的底部设有壶盖顶料孔(333),壶盖顶料孔(333)中装有顶针;所述壶盖下模芯(33)、壶嘴抽芯杆(21)、壶盖上模芯(20)、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合在一起形成壶盖型腔;所述壶底上模芯(51)固定在上模板(2)上,壶底上模芯(51)的底部设有壶底型腔A(511)和壶底侧模芯槽(513),顶部设有连接座斜抽孔,连接座斜抽孔与壶底型腔A(511)相通,壶底上模芯(51)还装有回油管上半模(512);连接座抽芯块(54)活动插在连接座斜抽孔中,连接座抽芯块(54)的一端滑动安装在上模座(1)上,连接座抽芯块(54)上装有出油管抽芯杆(542);所述壶底侧模芯(52)的一侧设有壶底型腔B(521)和固定孔抽芯柱(522);所述壶底回油侧模芯(53)的一侧设有壶底型腔C(531)、定位孔抽芯杆(532)、回油管抽芯杆(534)和回油管成型镶块(535),回油管抽芯杆(534)插在回油管成型镶块(535)中,壶底回油侧模芯(53)上设有回油管模孔(533),回油管模孔(533)为通孔;所述壶底侧模芯(52)和壶底回油侧模芯(53)活动插在壶底侧模芯槽(513)内,壶底侧模芯(52)与滑动分模装置连接,壶底回油侧模芯(53)与气动分模装置连接,滑动分模装置和气动分模装置均安装在下模板(3)上;所述壶底下模芯(55)固定在下模板(3)上,壶底下模芯(55)的顶部设有壶底型芯(551)和壶底浇口(552),壶底型芯(551)上活动装有连通孔抽芯杆(553),壶底下模芯(55)上还活动装有回油管下半模(554),壶底下模芯(55)的底部设有壶底顶料孔(555),壶底顶料孔(555)中装有顶针(68);回油管下半模(554)的一端固定在垫板(61)上;连通孔抽芯杆(553)倾斜设置,连通孔抽芯杆(553)的一端对称设有半圆形滑动槽(5531),半圆形滑动槽(5531)滑动插在连通孔拉杆(554)的弧形滑动凸台(5541)上,连通孔拉杆(554)固定在顶针下固定板(64)上;顶针(68)固定在顶针上固定板(63)上;回油管上半模(512)和回油管下半模(554)活动插在壶底回油侧模芯(53)的回油管模孔(533)中;所述壶底上模芯(51)、连接座抽芯块(54)、出油管抽芯杆(542)、壶底侧模芯(52)、壶底回油侧模芯(53)、壶底下模芯(55)、回油管抽芯杆(534)、回油管上半模(512)和回油管下半模(554)合在一起形成壶底型腔;上模座(1)与上模板(2)之间装有上顶开弹簧(12),下模板(3)与垫板(61)之间装有下顶开弹簧(65);下模板(3)下方依次设有垫板(61)、顶针上固定板(63)、顶针下固定板(64)和下模座(62),顶针上固定板(63)和顶针下固定板(64)安装在一起,垫板(61)与下模座(62)之间设有连接板(67),连接板(67)安装在顶针上固定板(63)的两侧;开模时,上模座(1)在在上顶开弹簧(12)的作用下升起,上模座(1)带动连接座抽芯块(54)滑出壶底(93)的连接座(935),上模座(1)带动壶嘴抽芯杆(21)抽出壶盖(91),然后下模板(3)在下顶开弹簧(65)的作用下升起,回油管下半模(554)离开壶底回油侧模芯(53)的回油管模孔(533),接着上模板(2)与下模板(3)分离,壶盖上模芯(20)与壶盖分离,同时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通过壶盖滑动分模装置与壶盖分离,回油管上半模(512)离开壶底回油侧模芯(53)的回油管模孔(533),滑动分模装置带动壶底侧模芯(52)与壶底下模芯(55)分离,然后气动分模装置带动壶底回油侧模芯(53)与壶底下模芯(55)分离,最后顶针上固定板(63)和顶针下固定板(64)共同升起,顶针(68)分别将壶盖(91)从壶盖型芯(331)上分离,以及将壶底(93)从壶底型芯(551)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2158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抽芯机构及模具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