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接近式紫外曝光和生长薄膜法制备纳米通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0017.7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6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邹赫麟;孙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G03F7/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微机电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接近式紫外曝光和生长薄膜法制备纳米通道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接近式紫外曝光技术和反应离子刻蚀刻蚀技术,制备硅纳米模具,通过热压印将硅纳米模具的图形转移至SU‑8光刻胶胶膜上,形成纳米沟道,再通过生长Parylene薄膜,缩小沟道尺寸,获得宽度小于50nm的纳米沟道,并用SU‑8光刻胶盖板通过氧等离子体辅助热键合,实现纳米沟道的封装,最终获得高度和宽度均小于50nm的纳米通道。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沟道 紫外曝光 接近式 法制备纳米 光刻胶 硅纳米 生长 薄膜 模具 蚀刻 氧等离子体 反应离子 纳米通道 生产效率 图形转移 热键合 热压印 微机电 盖板 沟道 胶膜 制备 封装 并用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接近式紫外曝光和生长薄膜法制备纳米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接近式紫外曝光技术制备硅纳米模具的AZ703光刻胶纳米掩膜六甲基二硅胺在干燥塔中静置10~15min,使干燥塔内充满HMDS蒸汽;将硅片放置在干燥塔中20~30min,对硅片表面进行修饰;取出硅片,将硅片放置在热板上预热3~5min,使硅片表面形成一层粘结层,以提高硅片与AZ703光刻胶的结合力,防止显影时光刻胶图形脱落;在修饰后的硅片表面上旋涂正性AZ703光刻胶,首先在600~900r/s的条件下旋涂9~12s,然后在6000~7000r/s的条件下旋涂30~40s;将旋涂有AZ703光刻胶的硅片置于85~95℃的热板上前烘30~40min,去除光刻胶AZ703中的溶剂,硅片上形成厚度为纳米级的AZ703光刻胶胶膜;以石英铬版为掩膜版,对覆盖有AZ703光刻胶胶膜的硅片进行接近式紫外曝光,石英铬版与AZ703光刻胶胶膜表面的距离为20~35微米;曝光时,紫外光在掩膜版与AZ703光刻胶胶膜表面之间发生衍射效应,导致曝光区域变宽,曝光剂量225~300mJ/cm2,加强衍射效应,使紫外光衍射区域的AZ703光刻胶胶膜被完全曝光,避免显影时AZ703光刻胶残留;曝光后,对AZ703光刻胶胶膜进行显影,曝光区域的AZ703光刻胶胶膜被腐蚀,留下纳米级尺寸的AZ703光刻胶胶膜;采取浸泡式显影,以防止AZ703光刻胶胶膜的线条脱落;浸泡时间为2~3min,以保证AZ703光刻胶胶膜完全显影;显影后,得到高度和宽度均为纳米级的AZ703光刻胶纳米掩膜,其高度为甩胶厚度,宽度由掩膜版与AZ703光刻胶胶膜表面的距离和曝光时间决定;(2)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刻蚀硅片,得到硅纳米模具以步骤(1)得到的AZ703光刻胶纳米掩膜为掩膜,通过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对硅片进行刻蚀,反应离子刻蚀的参数:刻蚀气体为SF6和O2,其流量分别为140~160sccm和14~18sccm,反应腔压力为0.015~0.020mBar,刻蚀的上电极功率1500~1800W,下电极功率20~60W;钝化气体为C4F8,其流量为120~150sccm,反应腔压力为0.015~0.020mBar,钝化上电极功率1500~1800W,下电极功率40~80W,刻蚀/钝化循环周期为2s/1s或3s/2s,刻蚀时间15~40s;刻蚀过程中,未被AZ703光刻胶纳米掩膜覆盖的硅片被刻蚀,留下宽度为纳米级的硅片,其高度由刻蚀时间决定;用丙酮腐蚀去除AZ703光刻胶纳米掩膜,得到宽度和深度均为纳米级的硅纳米模具;(3)采用热压印法,在SU‑8光刻胶上制备纳米沟道以玻璃片作为基底,在基底上旋涂一层紫外固化的SU‑8光刻胶,在转速3000~4000r/s的条件下旋涂时间30~40s;在85~95℃的热板上前烘30~40min,去除SU‑8光刻胶中的溶剂,使基底表面形成一层SU‑8光刻胶胶膜;将步骤(2)得到的硅纳米模具放入二甲基二氯硅烷中浸泡10~15s,再放入甲苯溶液中浸泡10~15s,用氮气枪吹干,完成硅纳米模具的表面修饰,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脱模剂;用表面修饰后的硅纳米模具对基底表面上的SU‑8光刻胶胶膜进行热压印,防止热压后脱模时硅纳米模具纳米结构损坏;热压印时,压印温度85~95℃,压印压力0.1~0.2MPa,压印时间10~15min;SU‑8光刻胶成粘流态,在压力下填充硅纳米模具;压印后,采用背面紫外曝光和带模具后烘的方式固化SU‑8光刻胶,以防止SU‑8固化交联后收缩,导致纳米沟道变形;曝光强度1~1.5mW/cm2,曝光时间5~8min,曝光后在85~95℃的热板上后烘1~3min,使纳米沟道交联固化;待冷却后,将硅纳米模具脱模,得到纳米沟道;(4)在纳米沟道表面生长Parylene薄膜,缩小沟道尺寸,制备宽度小于50nm的纳米沟道以步骤(3)得到的纳米沟道为基片,在其表面上生长Parylene材料,材料质量0.05~0.15g,材料裂解温度650~690℃,腔室温度135~150℃,使基片表面覆盖一层Parylene薄膜;由于Parylene材料生长时具有台阶覆盖性,在纳米沟道底部和侧壁同时形成一层Parylene薄膜,从而导致纳米沟道尺寸缩小,获得宽度小于50nm的纳米沟道;为了降低纳米沟道表面粗糙度,提高薄膜生长质量,生长Parylene薄膜时,选取腔室压差10~15mTorr;(5)采用热键合技术,对纳米沟道进行封装,得到尺寸小于50nm的纳米通道在PDMS基底上旋涂SU‑8光刻胶,在转速3500~4500r/s的条件下旋涂时间40~45s;在85~95℃的热板上前烘30~40min,得到SU‑8光刻胶盖板;将步骤(4)得到的纳米沟道与SU‑8光刻胶盖板进行氧等离子处理,氧等离子体功率20~30W,处理时间40~60s,以提高两者之间的表面结合力;对二者进行热键合,键合温度为55~60℃,使SU‑8光刻胶温度达到玻璃点,呈熔融态;键合压力0.05~0.08Mpa,键合时间5~6min,在压力的作用下,SU‑8光刻胶盖板塌陷,熔融态的SU‑8光刻胶流入纳米沟道,使纳米沟道高度减小至50nm以下;待冷却后,揭掉PDMS基底,得到尺寸小于50nm的纳米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4001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