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轴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6191.2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年;郭德东;刘培祥;魏武;罗正;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姜美洋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单轴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通过与铰接转向车辆原有的液压转向系统相互配合,能有效的提高铰接转向车辆的转向灵活性,降低转向能耗。本发明还公开了单轴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方向盘角速度采用比例控制器计算出合适的差动转矩施加到驱动轴左右两侧驱动轮上,使一侧驱动轮转矩增加的同时另一侧驱动轮转矩减小,从而形成一个直接横摆力矩,与液压转向系统协同作用实现车辆转向。从而达到减少转向时间,降低液压转向系统能耗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车辆 铰接 差动 液压转向系统 独立驱动 转向系统 驱动轮 单轴 协同 能耗 比例控制器 转向灵活性 车辆转向 横摆力矩 转矩减小 转矩施加 左右两侧 驱动轴 原有的 方向盘 转矩 配合 | ||
【主权项】:
1.单轴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所述转向系统应用于前轴独立驱动或者后轴独立驱动,对差动协同转向控制器中的控制参数阈值进行确定,通过传感器采集监测数据,并且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步骤二、根据所述参数阈值和所述监测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差动协同转向控制器,当V≥V0,|Φw|<ε1,Xl≥Xl0或Xr≥Xr0时,不启动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否则,启动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其中,V为车速,V0为车速阈值,Φw为方向盘转角,ε1为方向盘转角门限值,为方向盘角速度,ε2为方向盘角速度门限值,Xl为左侧液压缸位移,Xl0为左侧液压缸位移阈值,Xr为右侧液压缸位移,Xr0为右侧液压缸位移阈值;步骤三、计算当前车速下的差动转矩式中,K为比例系数;步骤四、当所述转向系统应用于后轴独立驱动时,初步设定内侧驱动轮转矩为Ti=Ti+ΔT/2,外侧驱动轮转矩为To=To‑ΔT/2;当所述转向系统应用于前轴独立驱动时,初步设定外侧驱动轮转矩为To=To+ΔT/2,内侧驱动轮转矩为Ti=Ti‑ΔT/2;步骤五、当所述转向系统应用于后轴独立驱动时,当si>si0时,根据内侧驱动车轮滑转率si和内侧驱动车轮滑转率阈值si0的差值eis通过PID控制器确定差动转矩ΔT的修正量ΔT′,再进行计算内侧驱动轮转矩Ti=Ti+ΔT′,外侧驱动轮转矩为To=To‑ΔT′,当si≤si0时,内侧驱动轮转矩为Ti=Ti+ΔT/2,外侧驱动轮转矩为To=To‑ΔT/2;以及当所述转向系统应用于前轴独立驱动时,当so>so0时,根据外侧驱动车轮滑转率so和外侧驱动车轮滑转率阈值so0的差值eos通过PID控制器确定差动转矩ΔT的修正量ΔT′,再进行计算外侧驱动轮转矩To=To+ΔT′,内侧驱动轮转矩为Ti=Ti‑ΔT′,当so≤so0时,外侧驱动轮转矩为To=To+ΔT/2,内侧驱动轮转矩为Ti=Ti‑ΔT/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461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