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化沼泽湿地鱼类生境修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4226.7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7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亿;文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退化沼泽湿地鱼类生境修复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退化沼泽湿地生境修复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沼泽湿地成为无水无鱼的退化沼泽,降低了作为迁徙候鸟过境停歇地的生态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栖息空间适宜性修复;二、繁殖生境适宜性修复。经过本发明修复后的沼泽湿地洪水消退后滞留在沼泽湿地中的鱼类数量较修复前明显增加,以鱼类的重量和个体数量计的增加量为150.1%及99.4%;秋季和春季均可保持一定数量的鱼类资源供鸟类觅食,从而使原本丧失的秋季和春季作为迁徙候鸟过境停歇地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化 沼泽 湿地 鱼类 生境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退化沼泽湿地鱼类生境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退化沼泽湿地鱼类生境修复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栖息空间适宜性修复:①、扩增鱼类生存空间:对沼泽湿地内与江河相通的天然积水地带向下挖淤泥以增加蓄水量;所述的向下挖淤泥的深度为向下挖淤泥至夏季的洪水消退后沼泽湿地内的水深为0.7m~0.75m;②、营造鱼类越冬生境:在沼泽湿地内与江河相通的天然积水地带靠近江河进水口的一端下挖至满足鱼类安全越冬要求,营造越冬区;所述的满足鱼类安全越冬要求为下挖至冬季冰面下的水深为1.3m~1.4m;所述的越冬区的面积为夏季的洪水期沼泽湿地淹没面积的0.4%~0.45%;二、繁殖生境适宜性修复:在生长植物的区域人工补植挺水植物至植被密度达到鱼类产卵繁殖所要求的适宜密度,营造植被密度适宜区;所述的植被密度达到鱼类产卵繁殖所要求的适宜密度为130株/平方米~135株/平方米;所述的植被密度适宜区的面积为夏季的洪水期沼泽湿地淹没面积的0.7%~0.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5422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