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图形的跨距分流式3D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7153.7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玲 |
主分类号: | B29C64/106 | 分类号: | B29C64/106;B29C64/20;B29C64/205;B29C64/29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93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立体图形的跨距分流式3D成型方法,其方法包括,换向管接收或者产生熔融态原料,换向管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连接于第一动力供应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a,第一动力供应机构还包括与动力输出部件a连接并且可接收旋转力并将旋转力传递至动力输出部件a的动力接收部件a,由动力输出部件a驱动换向管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换向管底部排料端连接有分流板,换向管的底部端板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并且呈弧形结构的分料槽,分流板朝向换向管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换向管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分料槽可依次与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接通,并且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可通过分料槽接通。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管 分流孔 动力输出部件 自身轴线 分料槽 转动 动力供应机构 立体图形 分流板 分流式 跨距 成型 接通 动力接收部件 熔融态原料 旋转力传递 底部端板 弧形结构 排料端 旋转力 连通 驱动 | ||
【主权项】:
1.立体图形的跨距分流式3D成型方法,其方法包括:S1:换向管接收或者产生熔融态原料,换向管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连接于第一动力供应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a,第一动力供应机构还包括与动力输出部件a连接并且可接收旋转力并将旋转力传递至动力输出部件a的动力接收部件a,由动力输出部件a驱动换向管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换向管底部排料端连接有分流板,换向管的底部端板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并且呈弧形结构的分料槽,分流板朝向换向管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换向管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分料槽可依次与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接通,并且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可通过分料槽接通;S2:当分料槽与第一分流孔接通,并且换向管的底部端板对第二分流孔封堵时;熔融态原料自换向管内腔流入至第一分流孔内,由于分流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可接收分流板排出的熔融态原料的引导机构,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支撑体,引导支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分流孔相接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的底部排料端穿设于引导支撑体的底部平面,引导支撑体的下方连接有可接受自第一连通孔流出的熔融态原料的第一挤出机构,第一挤出机构包括与引导支撑体底部平面相固定的第一挤出支撑体,第一挤出支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连通孔相接通并且可接受自第一连通孔流出的熔融原料的第一熔流道,第一挤出支撑体的底部还安装有与第一熔流道的排料端相接通的第一挤出头;使得自第一分流孔流出的熔融态原料可经过第一连通孔、第一熔流道流入至第一挤出头,并由第一挤出头挤出成型;S3:当分料槽与第二分流孔接通,并且换向管的底部端板对第一分流孔封堵时;熔融态原料自换向管内腔流入至第二分流孔内,由于上述的引导支撑体还固定连接有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导轨,引导支撑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二分流孔相接通的第二连通孔,引导支撑体上还设置有沿导轨导向方向并穿设于引导支撑体表面的引导槽,在竖直方向上导轨的底部平面高于引导支撑体的底部平面,第二连通孔的底部排料端穿设于导轨的底部平面,引导支撑体上还滑动连接有可沿导轨导向方向运动并且可接受自第二连通孔流出的熔融态原料的第二挤出机构,第二挤出机构包括与导轨滑动连接并且穿设于引导槽的蓄料支撑体,蓄料支撑体上设置有沿导轨导向方向布置并且相互接通的蓄料槽、推料槽,且推料槽设置于蓄料槽的底部,并且蓄料槽、推料槽构成的槽体与导轨的导向平面相匹配并且该槽体的截面呈T型结构,蓄料支撑体朝向导轨悬置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导轨穿过的避让孔,自第二连通孔流入的熔融态原料可流入至推料槽内,蓄料支撑体朝向导轨的悬置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挤出头,并且推料槽朝向导轨悬置端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挤出头内腔接通的第二熔流道;蓄料支撑体沿导轨的导向方向运动过程中,实现第一挤出头与第二挤出头之间的跨距调节,并且自第二分流孔流出的熔融态原料经过第二连通孔、推料槽、第二熔流道流入至第二挤出头,并由第二挤出头挤出成型;引导支撑体上设置有位于引导槽内并且凸出于导轨底部平面与推料槽相匹配的推料凸起,且推料凸起、导轨分别位于第二连通孔的一侧;第二连通孔引导熔融态原料流入至推料槽内,当蓄料支撑体沿导轨的导向方向运动并使得蓄料支撑体与引导支撑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推料凸起可限制始终将熔融态原料聚集于推料凸起与第二熔流道之间的区域;S4:当分料槽同时接通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时,熔融态原料可由第一分流孔流向第一连通孔、第一熔流道并流入至第一挤出头,由第一挤出头挤出成型;熔融态原料还可以由第二分流孔流向第二连通孔、推料槽、第二熔流道并流入至第二挤出头,由第二挤出头挤出成型;实现第一挤出头、第二挤出头的同时工作,并且工作过程中第一挤出头、第二挤出头之间的跨距可根据上述步骤S3中的方式进行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玲,未经张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5715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