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完全分布式保性能通信容错编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7167.9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1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席建祥;王乐;杨小冈;范志良;侯博;王忠;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分布式保性能通信容错编队控制方法,包括:Step1:根据应用场景需求设定系统矩阵A和输入矩阵B的值;Step2:设定性能优化增益矩阵Q的值;Step3:编队向量f(t)设定;Step4:编队可行性判断;Step5:设定一个平移因子γ;Step6:对于给定的系统故障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分布式 性能 通信 容错 编队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完全分布式保性能通信容错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的多智能体系统包含N个同构智能体,其第i个智能体的动力学模型描述如下:
其中xi(t)和ui(t)分别表示第i个智能体的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A和B分别为系统矩阵和输入矩阵;采用向量
表示多智能体系统所要形成的编队,其中第i个智能体的编队向量为分段连续可微分的向量fi(t)(i=1,2,…,N);该方法基于的保性能容错时变编队控制协议如下:
其中xij(t)=xj(t)‑xi(t),fij(t)=fj(t)‑fi(t),K为控制增益矩阵,wij(t)为t时刻智能体j到智能体i的作用权重,Ni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W为权重增益矩阵,JP为性能优化指标函数,Q为性能矩阵;T表示智能体i与其邻居之间通信连通的时间段集合,
代表系统中智能体i与其邻居之间通信失效的时间段集合,两者满足
和
的关系;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系统参数设定,根据应用场景需求设定系统矩阵A和输入矩阵B的值;Step2:保性能指标设定,设定一个能够满足系统保性能要求的性能优化增益矩阵Q的值;Step3:编队向量设定,设定一个系统需要实现的编队向量f(t);Step4:编队可行性判断,检验编队向量f(t)是否满足时变编队可行性条件
如果条件满足,继续Step5,如果条件不满足,那么多智能体系统(1)在保性能容错时变编队控制协议(2)作用下不能实现f(t)所确定的编队,返回至Step1重新进行系统参数设定和编队向量设定;Step5:自适应控制参数设定,根据系统自适应控制要求设定一个平移因子γ;Step6:通信容错参数设定,对于给定的系统故障水平
选择适当取值的标称收敛速率δ和放缩因子μ,使得系统可容错条件
成立;Step7:求解正定矩阵F,对于给定的参数δ、μ、γ和Q,求解一个同时满足不等式FBBTF‑μF≤0和FA+ATF+δF‑γFBBTF+2Q≤0的F;Step8:求解协议的增益矩阵,将F带入K=BTF和W=FBBTF,求解控制增益矩阵K和权重增益矩阵W;Step9:保性能成本值确定,根据Υ的表达式求解保性能成本值,实现系统的保性能编队设计,编队控制协议相关参数设计完毕;Step10:保性能容错编队效果验证,将求得的K和W代入保性能容错时变编队控制协议(2)中,并用保性能容错时变编队控制协议(2)对多智能体系统(1)进行保性能容错编队控制,验证系统编队效果及保性能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5716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