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表面积多孔球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6526.7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4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谭振权;曹俊凯;宋学志;康晓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C02F1/30;C02F101/3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钛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高表面积多孔球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该二氧化钛粒径为100~200nm,比表面积为500~510m2/g,由主要由小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自组装成大的多孔球状立体结构。制备方法是首先分别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使用有机酸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在水热过程中,得到由大量小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组装成二氧化钛的多孔球状结构。本发明中引入的油酸和正庚酸的引入实现球状结构的自组装形成,多孔球状结构实现对光的多重反射,提高对光的吸收,同时,多孔球状结构,油酸的修饰提高了光催化过程中载流子的分离。使其能够在可见光照射下高效地降解苯酚和罗丹明B。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球状结构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制备 油酸 自组装 载流子 二氧化钛催化剂 二氧化钛粒径 表面活性剂 光催化过程 可见光照射 钛酸四丁酯 多孔球状 多重反射 二氧化钛 立体结构 球状结构 水热过程 罗丹明B 有机酸 正庚酸 引入 苯酚 降解 修饰 钛源 组装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高表面积多孔球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锐钛矿相的多孔球状,其比表面积为500~510m2/g,粒径120~180nm,表面由有机酸作为化学基团进行修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6652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