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榆中贝母微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0729.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兰;徐琼;代立兰;王嵛德;牛元;庄健;刘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赵立权 |
地址: | 73001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榆中贝母微繁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新鲜榆中贝母鳞茎的鳞片作为外植体;(2)对外植体进行冲洗和消毒处理;(3)将鳞片切块后接种于MS+0.5~2.0mg/L 6‑BA+0.5~2.0mg/LNAA的培养基中培养42~48d,得到分化出小苗的小鳞茎;(4)将小鳞茎接种于MS+1.5~2.5mg/L 6‑BA+0.2~0.5mg/LNAA的培养基继代培养42~48d;(5)将无菌小苗接种于1/2MS+0.1~0.5mg/LNAA的培养基中生根培养42~48d;(6)洗苗;(7)炼苗;(8)打破休眠。本发明以榆中贝母鳞茎作为外植体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筛选出了适宜榆中贝母各个培养时期的激素组合及生长条件,为榆中贝母工厂化生产和良种繁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有效解决了榆中贝母用药紧张和资源逐渐枯竭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贝母 培养基 接种 贝母鳞茎 小鳞茎 鳞片 微繁 小苗 组织培养技术 工厂化生产 外植体材料 打破休眠 继代培养 良种繁育 生长条件 生根培养 有效解决 有效途径 外植体 炼苗 切块 无菌 植体 冲洗 激素 消毒 分化 筛选 新鲜 | ||
【主权项】:
1.一种榆中贝母微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选择:选择无病株生长3年的新鲜榆中贝母鳞茎,把腐烂、褐化的鳞片剪掉,然后剥下新鲜完好的鳞片;(2)外植体的消毒:将新鲜鳞片进行冲洗和消毒处理;(3)接种:将消毒后的鳞片在超净工作台上切成小块,接种于 MS+0.5~2.0 mg/L 6‑BA +0.5~2.0 mg/L NAA的培养基中,置于培养温度10~25℃、光照强度1000~1500 Lx 的条件下培养42~48 d,得到分化出小苗的小鳞茎;(4)继代培养:从步骤(3)培养得到的小鳞茎中选取生长健壮的小苗,并将小鳞茎边缘老化、生长不好的不定芽去掉,接种于MS+1.5~2.5mg/L 6‑BA+0.2~0.5 mg/L NAA的培养基,置于培养温度10~25℃、光照强度1000 ~1500 Lx 的条件下继代培养42~48 d;(5)生根培养:将步骤(4)中生长一致、健壮的无菌小苗接种于 1/2MS+0.1~0.5 mg/L NAA 的培养基中,置于培养温度10~25℃、光照强度1000~1500 Lx 的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42~48 d;(6)洗苗:取出步骤(5)培养得到的生根苗即生根的小鳞茎,放入清水盆中冲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7)炼苗:将步骤(6)中消毒好的生根苗用100 mg/L外源赤霉素浸泡 20~40min,取出晾干,之后放入包装箱;放入前事先在包装箱底部铺一层塑料,然后放入灭过菌的蛭石,再将生根苗置于蛭石上,生根苗分层放置,然后将包装箱底部的塑料的四边翻起并扎口,在塑料上面扎小口透气,将包装箱整体放入 4℃的人工气候箱贮藏,温度变幅为±0.5℃;(8)打破休眠:在步骤(7)的条件下贮藏30 d时,用游标卡尺测量生根苗的芽长及鳞茎高度,当生根苗的芽长与鳞茎高度的比值超过 0.7时,说明小鳞茎已经解除休眠;上述所有MS 培养基指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了质量浓度3%的蔗糖、6.5 g/L的琼脂,p H 为 5.8的培养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未经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807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非洲菊根腐病抗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猴樟的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