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中器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5046.5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静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君毅 |
主分类号: | B23Q15/22 | 分类号: | B23Q15/22 |
代理公司: | 35001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梦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50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对中器和使用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机床或机械手臂寻找待加工物圆心的装置。包括本体、弹性元件、导杆、卡爪、指针和刻线;本体沿导杆的轴线移动,弹性元件使导杆和本体具有往分离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卡爪可以绕一个固连在本体底部的轴线摆动;卡爪下部设有两个测量面,其间形成的小于180°的区域没有材料;指针与卡爪固连,刻线与本体固连;第一对称面是过卡爪摆动的轴线的平面,两个测量面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当卡爪摆动至第一对称面与导杆的轴线重合时,指针刚好指向刻线。本发明使用时不需要依靠机床测量设备、误差小、效率高,可以对非整圆截面进行对中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卡爪 导杆 固连 刻线 弹性元件 测量面 对称面 对中器 指针 摆动 机械加工领域 圆心 测量设备 待加工物 对中操作 辅助机床 机械手臂 轴线摆动 轴线移动 轴线重合 面对称 整圆 机床 对称 指向 | ||
【主权项】:
1.一种对中器,其特征是,包括本体(10)、弹性元件(20)、导杆(30)、卡爪(40)、指针(70)、刻线(16)、电源(84)、提示器(88)和触发开关(80);/n本体(10)沿着导杆(30)的轴线移动,弹性元件(20)使得导杆(30)和本体(10)具有往分离的方向运动的趋势;/n卡爪(40)绕一个固连在本体(10)底部的轴线摆动,并且卡爪(40)摆动的轴线与导杆(30)的轴线垂直且相交;/n卡爪(40)下部设有两个测量面(42),这两个测量面(42)是直线轮廓沿卡爪(40)摆动的轴线拉伸出的特征;/n第一对称面(43)是过卡爪(40)摆动的轴线的平面,两个测量面(42)关于第一对称面(43)对称;/n两个测量面(42)形成的小于180°的区域没有材料;/n指针(70)与卡爪(40)固连,卡爪(40)摆动,指针(70)也随着摆动;/n刻线(16)与本体(10)固连;/n当卡爪(40)摆动至第一对称面(43)与导杆(30)的轴线重合时,指针(70)顶端刚好指向刻线(16);/n触发开关(80)、电源(84)和提示器(88)组成电路,当卡爪(40)摆动至第一对称面(43)与导杆(30)的轴线重合时,驱动提示器(88)的提示发出突变;/n所述的触发开关(80)包括壳体(81)、推杆(82)、回位元件(83)、第一触点(86)、第二触点(821)、第三触点(822)和第四触点(87);/n推杆(82)由限位端和杆部组成,杆部在导向孔中滑动,导向孔与本体(10)固连,杆部一端与限位端固连,限位端设有第二触点(821),杆部另一端设有第三触点(822),第二触点(821)与且仅与第三触点(822)电连接;/n导向孔靠近推杆(82)限位端的一端设有第一触点(86),回位元件(83)将第二触点(821)压向第一触点(86),在初始位置使得第二触点(821)与第一触点(86)保持电接触;当推杆(82)向限位端方向轻微运动时,第二触点(821)与第一触点(86)脱离电接触;/n第四触点(87)随卡爪(40)摆动,第四触点(87)由远及近直至与第三触点(822)接触,或由与第三触点(822)接触状态摆动至分离状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君毅,未经李君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8504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加工基坐标系的标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中器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