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化工废水与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1370.8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乐;王玉琪;郑岚;韩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G16C1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与CO |
||
搜索关键词: | 煤化工 废水 co base sub | ||
【主权项】:
1.一种煤化工废水与CO2混合注入地下封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检测废水中氨氮含量[NH4+]和苯酚总含量[C6H5OH]t(2)废水中CO2吸收总量的计算①废水与CO2溶解过程中存在的反应溶解平衡:
电离平衡:![]()
![]()
![]()
平衡反应:![]()
非平衡反应:
CO2在废水中的溶解平衡(1)由亨利定律表示:
式中:P表示吸收塔操作压力,MPa;
表示气相中CO2的体积分数,%;
为亨利系数,MPa·mol/L;式(2)~(7)中的平衡常数表示为:![]()
K3=[H+][OH‑] (12)![]()
![]()
式中:[]表示括号内物质在废水中的浓度,mg/L平衡常数K1~K6由式(16)的安托因方程计算ln(Ki)=Ai+Bi/T+Ciln(T)+DiT (16)式中:A、B、C、D为计算系数,T表示吸收塔操作温度,℃;②混溶体系中的平衡关系酚类的质量平衡:[C6H5OH]t=[C6H5OH]+[C6H5O‑] (17)体系电荷平衡:[H+]+[NH4+]=[OH‑]+[HCO3‑]+2[CO32‑]+[C6H5O‑] (18)CO2的质量平衡:[CO2]t=[CO2]+[HCO3‑]+[CO32‑]+[H2CO3] (19)根据式(10)~(15)及(17),将式(18)变换为关于[H+]的多项式,即a[H+]4+b[H+]3+c[H+]2+d[H+]+e=0 (20)其中,a=K5K6![]()
![]()
![]()
根据式(11)、(13)、(14)、(19),获得废水中CO2吸收总量[CO2]t:
③根据式(22)和(23)计算不同地下深度的温度和压力:Tu=To+GTD (22)Pu=Po+GPD (23)式中:Tu表示地下温度,To表示地表温度,℃;Pu表示地下压力,Po表示地表压力MPa;GT表示地温梯度,℃/km;GP表示地压梯度,MPa/km;D表示地下深度,km;(3)确定废水中CO2吸收总量与注入深度的关系根据式(22)和(23)计算地下300m~2500m的地下温度Tu和地下压力Pu,获得相应注入深度的吸收塔操作温度T和吸收塔操作压力P,T=Tu,P=Pu;然后利用式(9)计算废水中CO2以分子形式存在的量[CO2],利用式(16)计算不同吸收塔操作温度下的K1~K6值,利用式(20)计算废水中的氢离子浓度[H+];最终利用式(21)获得不同注入深度与CO2吸收总量的关系;(4)根据获得的不同注入深度与CO2吸收总量的关系,考虑到CO2吸收总量与注入深度存在的波动关系,即CO2吸收总量可能出现多个极值,通过权衡CO2吸收总量的极值与其对应注入深度大小的相对关系,以CO2吸收总量大且注入深度小为原则,选择相应的注入深度为最佳封存深度,根据式(22)和(23)计算该最佳封存深度的地下温度和地下压力,以该地下温度为吸收塔操作温度,以该地下压力为吸收塔操作压力,使废水与CO2按最大CO2吸收总量在吸收塔中混合平衡后,通过注井注入最佳封存深度的地层封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9137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