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生产设备中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3257.3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芳;朱胜利;汤梦瑶;孙玲;陆紫馨;张慧;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7/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21018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生产设备中制冷系统,位于上部的缓冲处理室,其顶部设有冷媒入口,上部的缓冲处理室与冷媒入口连通,位于下部的缓冲处理室其底部设有冷媒出口,下部的缓冲处理室与底部的冷媒出口连通;所述药剂注入口与热交换室连通;冷媒从冷媒入口进入缓冲处理室,进而进入到热交换管内部,将热交换管所产生的热量吸收,并从冷媒出口流出;被冷却液从被冷却液入口进入热交换室,将热量传递给热交换管,并从被冷却液出口流出;同时,外部药剂通过药剂注入口可控地加入到热交换室内部,与被冷却液进行反应。该装置智能化程度高,稳定性高,对工件冲击力小,保证工件不受损坏,成品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处理 被冷却液 冷媒出口 冷媒入口 热交换管 连通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药剂注入口 热交换室 生产设备 制冷系统 热交换 流出 热量传递 热量吸收 成品率 室内部 智能化 可控 冷媒 冲击力 外部 出口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生产设备中制冷系统,包括:减震脚垫(1),固定框架(2),研磨机构(3),工件夹具(4),支撑平台(5),控制系统(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2)为不锈钢矩形结构,其厚度在3cm~4cm之间;所述减震脚垫(1)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底部四角;所述支撑平台(5)为矩形镀锌板,支撑平台(5)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上方;所述研磨机构(3)布置于支撑平台(5)一侧;所述工件夹具(4)布置于支撑平台(5)另一侧;所述控制系统(6)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上;研磨机构(3)设有滑道(3‑2);滑道(3‑2)内部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被冷却液入口(3‑2‑1),热交换管(3‑2‑2),热交换室(3‑2‑3),隔板(3‑2‑4),缓冲处理室(3‑2‑5),冷媒入口(3‑2‑6),被冷却液出口(3‑2‑7),药剂注入口(3‑2‑8),冷媒出口(3‑2‑9);位于一侧的被冷却液入口(3‑2‑1)与热交换室(3‑2‑3)连通,且被冷却液入口(3‑2‑1)位于热交换室(3‑2‑3)上部、高位;所述被冷却液出口(3‑2‑7)位于热交换室(3‑2‑3)下部、低位,且被冷却液出口(3‑2‑7)与热交换室(3‑2‑3)连通;所述热交换管(3‑2‑2)位于热交换室(3‑2‑3)中部,热交换管(3‑2‑2)中空结构,热交换管(3‑2‑2)的数量为20根,多根热交换管(3‑2‑2)水平等距排列;热交换管(3‑2‑2)两端分别设有缓冲处理室(3‑2‑5),热交换管(3‑2‑2)两端分别与设在其左右两端的缓冲处理室(3‑2‑5)连通;所述热交换室(3‑2‑3)通过隔板(3‑2‑4)与左右两端的缓冲处理室(3‑2‑5)分隔;位于左侧的缓冲处理室(3‑2‑5),其一侧设有冷媒入口(3‑2‑6),左侧的缓冲处理室(3‑2‑5)与冷媒入口(3‑2‑6)连通,位于右侧的缓冲处理室(3‑2‑5)其一侧设有冷媒出口(3‑2‑9),右侧的缓冲处理室(3‑2‑5)与冷媒出口(3‑2‑9)连通;所述药剂注入口(3‑2‑8)与热交换室(3‑2‑3)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9325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