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中的增速风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3380.5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梁骁;马捷;张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36 | 分类号: | B26D1/36;B26D7/08;B26D7/02;B29C43/02;F04D25/08;C08L75/04;C08L71/02;C08K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中的增速风扇装置。位于上部的风扇室进气口与位于底部的风扇室出气口贯通;所述风扇室风速传感仪位于风扇室进气口下部,风扇室风速传感仪与控制系统连接,风扇室风速传感仪与其下部的风扇轴连接;风扇轴位于增速风扇装置内部中心,纵向设置、圆柱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包括电枢铁心和电枢绕组的转子;在风扇轴腰部设有风扇轴降温通道,两者固定连接,风扇轴降温通道水平环绕风扇轴,风扇轴降温通道中空结构,其外表面设有四个风扇轴侧进风口,风扇轴降温通道与风扇轴侧进风口相互贯通。该装置智能化程度高,稳定性好,分散均匀,对整个设备冲击力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村 生活 垃圾处理 设备 中的 增速 风扇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中的增速风扇装置,包括:减震脚垫(1),固定框架(2),推动机构(3),工件夹具(4),支撑平台(5),控制系统(6),滚动切刀(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2)为不锈钢矩形结构,其厚度在3cm~4cm之间;所述减震脚垫(1)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底部四角;所述支撑平台(5)为矩形镀锌板,支撑平台(5)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上方;所述推动机构(3)布置于支撑平台(5)一侧;所述工件夹具(4)布置于支撑平台(5)另一侧;所述控制系统(6)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上;所述滚动切刀(7)位于推动机构(3)左侧,两者连接;所述推动机构(3)设有推动盘制动装置(3‑9);推动盘制动装置(3‑9)设有制动冷却系统(3‑9‑1);制动冷却系统(3‑9‑1)设有分散装置(3‑9‑1‑5)、增速风扇装置(3‑9‑1‑12);所述增速风扇装置(3‑9‑1‑12)包括:风扇室出气口(3‑9‑1‑12‑1),风扇轴降温通道(3‑9‑1‑12‑2),风扇室定子(3‑9‑1‑12‑3),风扇室进气口(3‑9‑1‑12‑4),风扇室风速传感仪(3‑9‑1‑12‑5),风扇轴(3‑9‑1‑12‑6),风扇轴侧进风口(3‑9‑1‑12‑7),风扇轴下出风口(3‑9‑1‑12‑8),风扇叶片(3‑9‑1‑12‑9);位于上部的风扇室进气口(3‑9‑1‑12‑4)与位于底部的风扇室出气口(3‑9‑1‑12‑1)贯通;所述风扇室风速传感仪(3‑9‑1‑12‑5)位于风扇室进气口(3‑9‑1‑12‑4)下部,风扇室风速传感仪(3‑9‑1‑12‑5)与控制系统(6)连接,风扇室风速传感仪(3‑9‑1‑12‑5)与其下部的风扇轴(3‑9‑1‑12‑6)连接;风扇轴(3‑9‑1‑12‑6)位于增速风扇装置(3‑9‑1‑12)内部中心,纵向设置、圆柱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包括电枢铁心和电枢绕组的转子;在风扇轴(3‑9‑1‑12‑6)腰部设有风扇轴降温通道(3‑9‑1‑12‑2),两者固定连接,风扇轴降温通道(3‑9‑1‑12‑2)水平环绕风扇轴(3‑9‑1‑12‑6),风扇轴降温通道(3‑9‑1‑12‑2)中空结构,其外表面设有四个风扇轴侧进风口(3‑9‑1‑12‑7),风扇轴降温通道(3‑9‑1‑12‑2)与风扇轴侧进风口(3‑9‑1‑12‑7)相互贯通;在风扇轴(3‑9‑1‑12‑6)两端分别设有风扇叶片(3‑9‑1‑12‑9);在增速风扇装置(3‑9‑1‑12)内壁上设有风扇室定子(3‑9‑1‑12‑3),风扇室定子(3‑9‑1‑12‑3)内部设有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风扇室定子(3‑9‑1‑12‑3)与外部电源连接;通电后风扇室定子(3‑9‑1‑12‑3)产生旋转磁场,推动风扇轴(3‑9‑1‑12‑6)转动,进而带动风扇叶片(3‑9‑1‑12‑9)旋转,促使气流从风扇室进气口(3‑9‑1‑12‑4)进入,并从风扇室出气口(3‑9‑1‑12‑1)高速喷出;与此同时,部分冷风从风扇轴侧进风口(3‑9‑1‑12‑7)进入,为风扇轴(3‑9‑1‑12‑6)降温,并从风扇轴下出风口(3‑9‑1‑12‑8)排出;所述分散装置(3‑9‑1‑5)包括:分散齿(3‑9‑1‑5‑1),分散齿丁(3‑9‑1‑5‑1‑1),分散齿柱(3‑9‑1‑5‑1‑2),分散主动轮(3‑9‑1‑5‑2),分散主轴(3‑9‑1‑5‑3),分散支撑轮(3‑9‑1‑5‑4);所述分散主轴(3‑9‑1‑5‑3)圆柱钢结构,分散主轴(3‑9‑1‑5‑3)一端设有分散主动轮(3‑9‑1‑5‑2),分散主轴(3‑9‑1‑5‑3)另一端设有分散支撑轮(3‑9‑1‑5‑4);所述分散主动轮(3‑9‑1‑5‑2)中心轴与分散主轴(3‑9‑1‑5‑3)固定连接,分散主动轮(3‑9‑1‑5‑2)外缘与外部分散电机轮齿啮合连接,分散支撑轮(3‑9‑1‑5‑4)中心轴与分散主轴(3‑9‑1‑5‑3)转动连接,分散支撑轮(3‑9‑1‑5‑4)外缘与支架固定;在分散主轴(3‑9‑1‑5‑3)表面设有分散齿(3‑9‑1‑5‑1),分散齿(3‑9‑1‑5‑1)数量为12个,12个分散齿(3‑9‑1‑5‑1)分为四组,每组分散齿(3‑9‑1‑5‑1)以分散主轴(3‑9‑1‑5‑3)为轴心等角度轴向排列;所述分散齿(3‑9‑1‑5‑1)包括分散齿丁(3‑9‑1‑5‑1‑1)和分散齿柱(3‑9‑1‑5‑1‑2),分散齿丁(3‑9‑1‑5‑1‑1)U型结构;在分散齿丁(3‑9‑1‑5‑1‑1)中部设有分散齿柱(3‑9‑1‑5‑1‑2),分散齿柱(3‑9‑1‑5‑1‑2)一端与分散齿丁(3‑9‑1‑5‑1‑1)固定,其另一端与分散主轴(3‑9‑1‑5‑3)固定;外部分散电机通过分散主动轮(3‑9‑1‑5‑2)带动分散主轴(3‑9‑1‑5‑3)旋转,进而带动四组分散齿(3‑9‑1‑5‑1)转动,实现对物料的分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9338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