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速在线生成核反应堆堆芯特征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9010.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4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宙宇;刘阳;曹良志;吴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F1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在线生成核反应堆堆芯特征线的方法,通过选定典型几何单元,将其每个几何边界划分为若干区间,使得每个区间内对应一个目标边界,存储区间和目标边界的对应关系。使得在生成特征线段时不必全局检索所有的几何边界以确定目标边界,只需根据当前特征线的位置,判断其属于的边界号码以及区间号码,即可从内存中检索当前区间所对应的目标边界。对于实际的反应堆几何布置,可以以较少的存储代价显著加速特征线扫描过程;本发明方法使得生成特征线这一过程的计算代价节省了成千上万倍。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线 目标边界 核反应堆堆芯 几何边界 在线生成 检索 存储代价 存储区间 几何布置 几何单元 扫描过程 特征线段 反应堆 内存 全局 | ||
【主权项】:
1.一种加速在线生成核反应堆堆芯特征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典型压水堆燃料栅元由内到外分别为燃料区、气隙区和慢化剂区;描述一个典型压水堆燃料栅元的几何共需要8个面,分别为:上边界面、下边界面、左边界面、右边界面、前边界面、后边界面、气隙内表面和气隙外表面;其中气隙内表面和气隙外表面为圆柱面,其余面均为平面;若考虑二维压水堆燃料栅元,认为栅元几何在z方向无限,则上边界面和下边界面消失,同时,三维燃料栅元中的“面”在二维几何中变成了“线”;所以二维压水堆燃料栅元几何由6条线描述,分别为前边界线、后边界线、左边界线、右边界线以及气隙的内边界线、外边界线;其中气隙内边界线和外边界线为同心圆,其余边界线均为直线段。为了叙述方便,给6条线分别编号如下:其中左边界线为1号边界,前边界线为2号边界,右边界线为3号边界,后边界线为4号边界,气隙内边界线为5号边界,气隙外边界线为6号边界;若以气隙内边界线和外边界线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根据实际压水堆燃料栅元的尺寸,写出各条边界线的方程如下:1号边界:x=‑0.632号边界:y=‑0.633号边界:x=0.634号边界:y=0.635号边界:r=0.416号边界:r=0.47;步骤2:在几何描述完成之后,对目标几何应用特征线方法进行计算之前,应该产生特征线;特征线是穿过目标几何的一簇平行的等距的直线,每条直线都被目标几何截成n段,n≥1,这些特征线段是进行特征线计算的基本单位;特征线段的空间位置由角度
和起始点坐标唯一确定,在二维几何中,角度被定义为特征线与x正方向的夹角,特征线的角度
由用户指定,此处以
说明;特征线段的起始点坐标为(x,y)的形式,对于同一条特征线,第n+1段特征线的起始点即为第n段特征线的终点;由于存在大量的特征线段,而每一条特征线的起始点各不相同,所以并不提前存储所有特征线段的起始点坐标,仅存储每条特征线第一段的起始点坐标。由
经过数学换算,将穿过压水堆燃料栅元的平行特征线段统一表示为:y=0.5774x+b (9)其中b特征线在边界上的截距,由特征线段的起始点确定;步骤3:对于角度为30°的特征线,根据起始点的不同,从1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的终点有两种可能:到达4号边界或者到达6号边界,最终到达哪个边界取决于特征线在1号边界上的起始点坐标与1号边界上分界点之间的关系;从2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的终点有两种可能:到达6号边界或者到达3号边界,最终到达哪个边界取决于特征线在2号边界上的起始点坐标与2号边界上分界点之间的关系;从3号边界和4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将离开此基本几何单元,故不需考虑;从5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的终点有两种可能:到达5号边界或者到达6号边界,最终到达哪个边界取决于特征线在5号边界上的起始点坐标与5号边界上分界点之间的关系;从6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的终点有四种可能:到达6号边界、到达5号边界、到达4号边界以及到达3号边界,最终到达哪个边界取决于特征线在6号边界上的起始点坐标与6号边界上分界点之间的关系;具体对应关系见步骤4说明;步骤4:求解各个边界上的分界点,所谓分界点,是指在特征线上从该点的两侧出发,将到达不同的边界;具体如下:1号边界:联立式(10)和式(11)(y‑y0)=0.5774(x+0.63) (10)x2+y2=0.472 (11)考虑直线和圆相切的情况,解得:y0=0.1689或y0=‑0.9166(舍去)当‑0.63≤y<0.1689时,特征线将和6号边界相交;当0.1689≤y<0.63时,特征线将和4号边界相交;2号边界:联立式(12)和式(13)(y+0.63)=0.5774(x‑x0) (12)x2+y2=0.472 (13)考虑直线和圆相切的情况,解得:x0=‑0.1512或x0=‑2.0309(舍去)当‑0.63≤x<‑0.1512时,特征线将和6号边界相交;当‑0.1512≤y<0.63时,特征线将和3号边界相交;5号边界:过原点作与特征线方向垂直的辅助线a,由于以特征线角度
说明,所以辅助线a的角度为120°,辅助线a与5号边界有2个交点,分别在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记第二象限的交点为A,第四象限的交点为B;将从A点逆时针到达B点所表示的圆弧记为
将从B点逆时针到达A点所表示的圆弧记为
从5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根据其出发点的位置不同,将到达不同的目标边界;具体来说,从
出发的特征线,将到达5号边界;从
出发的特征线,将到达6号面边界;已知5号边界是半径为0.41的圆,所以点A和点B的坐标用极坐标表示为:A:
B:
点A和点B确定之后,将各区间表示为:![]()
对于从5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设其起始点坐标为:(x,y),则:当
时,特征线将和5号边界相交;当
或
时,特征线将和6号边界相交;6号边界:过原点作与特征线方向垂直的辅助线a,由于以特征线角度
说明,所以辅助线a的角度为120°,辅助线a与6号边界有2个交点,分别在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记第二象限的交点为A,第四象限的交点为D;将从A点逆时针到达D点所表示的圆弧记为
将从D点逆时针到达A点所表示的圆弧记为
直线a与5号边界也有2个交点,作经过这2个交点的5号边界的切线b和c,切线b和c与
的交点记为B和C。过3号边界和4号边界的交点作平行于特征线方向的辅助线d,直线d与
的交点记为E;这样,6号边界被分为
等5段;已知6号边界是半径为0.47的圆,利用各条辅助线的方程,通过几何运算获得点A~点E的坐标,用极坐标表示为:A:
B:(0.47,4.1762),C:
D:
E:(0.47,1.0364)。点A至点E确定之后,将各区间表示为:![]()
![]()
对于从6号边界出发的特征线,设其起始点坐标为:(x,y),则:当
或
时,特征线将和6号边界相交;当
时,特征线将和5号边界相交;当
或
时,特征线将和3号边界相交;当
时,特征线将和5号边界相交;步骤5:存储上述各个边界的坐标区间与特征线目标边界的对应关系;步骤6:在特征线扫描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对应关系,由特征线在某个边界上的起点坐标,迅速检索到其目标边界;即能快速地计算下一段特征线段的长度,将此参数提供给式(8)即能完成此段特征线计算;
下面针对典型压水堆栅元,假设特征线辐角为
给定特征线的起始点坐标,描述此特征线的扫描以说明此过程:假设特征线从1号边界的点A出发,给定A的坐标为:(‑0.63,‑0.31),根据所存储的1号边界上的对应关系:‑0.63≤y<0.1689,可知特征线的目标边界是6号边界;通过特征线与6号边界求交点得到点B的坐标(‑0.4282,‑0.1935)以及AB的长度0.233,与AB段的材料参数一起,即能够进行后续的特征线方程计算;由点B的坐标,根据所存储的6号边界上的对应关系:
可知特征线的目标边界是5号边界;通过特征线与5号边界求交点得到点C的坐标(‑0.376,‑0.1634)以及BC的长度0.0601,与BC段的材料参数一起,即能够进行后续的特征线方程计算;由点C的坐标,根据所存储的5号边界上的对应关系:
可知特征线的目标边界是5号边界;通过特征线与5号边界求交点得到点D的坐标(0.3296,0.244)以及CD的长度0.8148,与CD段的材料参数一起,即能够进行后续的特征线方程计算;由点D的坐标,根据所存储的5号边界上的对应关系:
或
可知特征线的目标边界是6号边界;通过特征线与6号边界求交点能够得到点E的坐标(0.3818,0.2741)以及DE的长度0.0601,与DE段的材料参数一起,即能够进行后续的特征线方程计算;由点E的坐标,根据所存储的6号边界上的对应关系:
或
可知特征线的目标边界是3号边界;通过特征线与3号边界求交点得到点F的坐标(1.26,0.4174)以及EF的长度0.8898,与EF段的材料参数一起,即能够进行后续的特征线方程计算;通过以上过程,即完成此燃料栅元几何中的特征线扫描计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990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