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消除隧道底鼓病害的隧道底部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3513.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宗溪;孙其清;马青;喻渝;陶伟明;汤印;袁伟;孙正兵;余刚;郑长青;余大龙;吴俊猛;徐怀仁;陈亮;毛邦燕;赖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消除隧道底鼓病害的隧道底部构造,以大幅提高隧道底部结构的抗变形能力,有效降低隧道穿越高地应力区及软弱围岩时出现底鼓产生较大位移后使道床结构破坏的概率,确保隧道运营安全。包括隧底结构和位于其上方的道床。所述道床构筑于沿隧道纵向连续铺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节段的板面上,隧底结构上纵向、横向间隔设置支撑钢筋混凝土节段的可调液压支座,隧底结构表面与钢筋混凝土节段底面之间形成预留变形空间。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节段 钢筋混凝土 道床 病害 预制钢筋混凝土 横向间隔设置 高地应力区 抗变形能力 变形空间 道床结构 底部结构 结构表面 连续铺设 软弱围岩 隧道穿越 隧道运营 隧道纵向 液压支座 大位移 底面 可调 预留 构筑 概率 支撑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可消除隧道底鼓病害的隧道底部构造,包括隧底结构和位于其上方的道床(1),其特征是:所述道床(1)构筑于沿隧道纵向连续铺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节段(10)的板面上,隧底结构上纵向、横向间隔设置支撑钢筋混凝土节段(10)的可调液压支座(20),隧底结构表面与钢筋混凝土节段(10)底面之间形成预留变形空间(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035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