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油页岩原位开采油气采收率辅助加热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4800.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杨秦川;李强;孙友宏;邓孙华;郭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41 | 分类号: | E21B43/241;E21B43/4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用于提高油页岩原位开采油气采收率辅助加热装置及方法,属于油页岩原位开采领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地面换热器、加热管、温度传感器、自动控温装置、气体泵、分级冷凝装置、油水分离装置、三相分离器、气体发电机组及可燃气体压缩机等,加热管对注热井段加热,与地面换热器共同作用,为热解油页岩层提供高温气体,方法包括前期准备,加热阶段,产油产气阶段,本发明通过加热管的加热功能,一方面使生产井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有效防止了油气的提前凝结;另一方面通过产物中的水分与发热材料反应放热,有效地降低了产物中的水分含量;并且利用产物中的可燃气体发电作为辅助电源,减少了成本支出。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油页岩 原位 开采 油气 收率 辅助 加热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用于提高油页岩原位开采油气采收率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地面换热器(2)、加热管气体进口管道(3)、油气运输通道(9)、生产井套管(11)、加热管(13)、温度传感器(14)、自动控温装置(15)、气体泵(16)、分级冷凝装置(17)、油水分离装置(18)、废水处理装置(19)、重油储集罐(20)、三相分离器(21)、轻油储集罐(22)、气体发电机组(23)及可燃气体压缩机(24),所述地面换热器(2)的进气端与空气压缩机(1)连接,地面换热器(2)的出气端分别与注热井(8)及加热管(13)用于容纳发热材料的环空间隙连通,且地面换热器(2)通过热管气体进口管道(3)与加热管(13)用于容纳发热材料的环空间隙连接;所述油气运输通道(9)一端与注热井(8)连通,另一端与生产井(10)连通;所述生产井套管(11)安装在生产井(10)内部;所述加热管(13)数量为两个,两个加热管(13)分别安置在注热井(8)和生产井(10)内,加热管(13)包括内管(1301)、外管(1302)、发热材料气体进口通道(1303)、发热材料气体出口通道(1304)及电阻丝(1305),所述内管(1301)和外管(1302)之间具有环空间隙,并在该环空间隙内填充有发热材料,内管(1301)的中心通道为油气通道,在内管(1301)的外壁上以相同螺距缠绕有电阻丝(1305);所述电阻丝(1305)与自动控温装置(15)连接;所述发热材料气体进口通道(1303)设置在加热管(13)上,发热材料气体进口通道(1303)一端加热管气体进口管道(3)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管(13)的环空间隙连通;所述发热材料气体出口通道(1304)一端与环空间隙连通,另一端与内管(1301)的中心通道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14)数量为两个分别安置在注热井(8)和生产井(10)的井口处,并与自动控温装置(15)连接;所述自动控温装置(15)上具有注热井温控板块及生产井温控板块;所述气体泵(16)一端与生产井(10)连通,气体泵(16)另一端与分级冷凝装置(17)连接;所述分级冷凝装置(17)一端与生产井(10)的油气通道及气体泵(16)连接,另一端与油水分离装置(18)连接;所述废水处理装置(19)、重油储集罐(20)及三相分离器(21)均与油水分离装置(18)连接;所述轻油储集罐(22)与三相分离器(21)连接;所述气体发电机组(23)一端与三相分离器(21)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管(13)的电热丝(1305)连接;所述可燃气体压缩机(24)一端与气体发电机组(23)连接,另一端与注热井(8)内的加热管(13)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0480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