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碳薄膜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1651.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7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童领;王盼;陈安然;邱锋;王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4/134;H01M4/1395;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复合薄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硅碳薄膜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和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集流体上制备了硅薄膜和碳薄膜交替堆叠的结构,交替堆叠结构的层数为2~4层,硅薄膜先沉积在集流体上,与集流体直接接触。本发明通过工艺简单的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集流体上一步法直接溅射生长活性物质硅碳薄膜,省去了传统电极制备过程中粘结剂的使用,以及辊压、涂覆、烘干等步骤,减少了制作工序和成本,此外,碳薄膜作为填充物质和导电剂,有效地解决了纯硅薄膜电极循环性能差的不足,提高了电极的循环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体 硅碳 制备 薄膜负极材料 交替堆叠 硅薄膜 碳薄膜 磁控溅射沉积 复合薄膜材料 射频磁控溅射 直流磁控溅射 制备技术领域 锂离子电池用 循环稳定性 薄膜电极 传统电极 活性物质 室温条件 填充物质 循环性能 制备过程 导电剂 有效地 粘结剂 电极 烘干 沉积 纯硅 辊压 溅射 涂覆 薄膜 生长 制作 | ||
【主权项】:
1.硅碳薄膜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集流体、硅薄膜和碳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薄膜和碳薄膜为交替堆叠的结构,且硅薄膜先沉积在集流体上,硅薄膜与集流体直接接触;集流体在放入真空溅射腔体之前,先进行裁切和清洗;溅射腔体的本底真空度优于3.0×10‑4 Pa,工作气体是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氩气,氩气的流量为8~12 sccm;所述硅薄膜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溅射功率为50 W~150 W,溅射所用靶材是纯度为99.999%的N型硅靶,所述碳薄膜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溅射功率为20 W~50 W,溅射所用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无定形的石墨靶;硅薄膜和碳薄膜的溅射压强均为2 Pa~10 Pa,单层硅薄膜的厚度为30 nm~200 nm,单层碳薄膜的厚度为5 nm~50 nm;所有硅薄膜和碳薄膜均在室温下沉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165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