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盖层非均质性的盖层有效厚度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624.9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存飞;董春梅;李辉;林承焰;栾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盖层非均质性导致盖层内部产生物性封闭能力的强弱差异,提出盖层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综合利用泥质岩盖层和砂岩储层的薄片、扫描电镜、突破压力、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分析测试资料确定盖层和储层的分界;2)建立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标准;3)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和分析测试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定量识别盖层岩性并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和突破压力;4)根据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标准综合评价盖层中每种岩性的物性封闭等级,剔除不具有封闭性的部分,从而获得有效厚度。本发明创建了新的盖层有效厚度计算方法,创建了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显著提高了盖层有效厚度预测精度,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盖层 有效厚度 物性 封闭 非均质性 分析测试 评价标准 孔隙度 渗透率 岩性 声波时差曲线 应用前景广阔 测井解释 评价体系 扫描电镜 砂岩储层 资料建立 自然伽马 综合评价 封闭性 分界 泥质岩 创建 剔除 强弱 预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盖层非均质性导致盖层内部产生物性封闭能力的强弱差异,提出盖层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下述方法步骤进行:(1)统计气藏盖层和储层的突破压力测试数据,根据两者的数据分布趋势线的相交点,据此判断两者的突破压力界限;(2)以不同岩性的突破压力值为基础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岩石中碎屑颗粒粒度变粗,孔喉增大,孔隙结构变好,突破压力降低,物性封闭能力减弱,进而建立不同岩性的突破压力分布模式,划分出临界岩性(粒度);(3)以不同岩性的孔隙度,渗透率数据为基础参数进行分析,依次建立起“岩性‑突破压力‑孔隙度”关系、“岩性‑突破压力‑渗透率”关系和“岩性‑渗透率‑孔隙度”关系;划分出孔隙度界限和渗透率界限。(4)在盖层突破压力、岩性(粒度)和物性界限确定基础上,根据参数之间关系,采用突破压力下限、优势岩性(粒度)、孔隙度上限和渗透率上限等指标进一步对盖层物性封闭分级评价,将盖层物性封闭划分为Ⅰ~Ⅴ5个等级;(5)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建立岩石的泥质含量模型进行全井段解释,并按照基于碎屑颗粒含量的三级命名原则将盖层岩性进行划分,其计算公式为:其中:Vsh为泥质含量,%;HGCUR为希尔奇(Hilchie)指数;IGR为自然伽马相对值;GR为目的层的自然伽马值,API;GRmin为纯砂岩的自然伽马最小值,API;GRmax为纯泥岩的自然伽马最大值,API。(6)利用薄片鉴定进行岩性统计归类,建立微尺度下岩性归属。通过选用颗粒优势粒度,结合测井对岩性识别,建立两种识别尺度下的岩性对应关系。(7)利用声波时差和孔隙度测试数据分构造带建立了盖层孔隙度模型,并根据孔隙度与渗透率、渗透率与突破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次建立了渗透率和突破压力模型,最终实验全景段求取盖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突破压力。(8)利用测井解释模型依次获得盖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和突破压力后,参照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标准,综合判断盖层中每一种岩性的物性封闭等级,把不具有物性封闭能力的Ⅳ级和Ⅴ级剔除,并把具有封闭能力的Ⅰ、Ⅱ和Ⅲ级累加,从而获得盖层有效厚度。(9)对于非均质性强的盖层,利用盖层中具有封闭能力的各部分的有效厚度和突破压力,采用有效厚度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整套盖层的等效突破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86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