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循环发动机及高超声速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9474.3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杰;刘卫东;张海龙;林志勇;孙明波;王翼;蒋露欣;任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3/14 | 分类号: | F02C3/14;F02C3/32;F02C7/00;F02C7/12;F02K1/78 |
代理公司: | 43211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及高超声速飞行器,包括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和设置于其内的火箭发动机。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包括:外壳,外壳呈两端连通的空心筒状。中心锥体,中心锥体的后体由外壳的进气端伸入外壳内且与外壳相连,且外壳与后体之间的间隙形成供空气引入外壳内的引流通道,后体后端面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腔体形成与引流通道连通的爆震室,以及与爆震室连通的第一喷管。火箭发动机包括:设置于中心锥体内的燃烧室、与燃烧室连通的第二喷管,第二喷管的喷口与爆震室连通。外壳的外壁上加工有外喷口,外喷口两端分别与燃料供给装置和引流通道连通。和/或后体的外壁上加工有多个内喷口,内喷口两端分别与燃料供给装置和引流通道连通。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引流通道 后体 喷管 爆震室 燃烧室 高超声速飞行器 燃料供给装置 冲压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中心锥体 组合循环 内喷口 外喷口 爆震 外壁 发动机 间隙形成 空心筒状 两端连通 腔体形成 外壳内壁 供空气 后端面 进气端 中心锥 喷口 伸入 加工 体内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10)和设置于其内的火箭发动机(20);/n所述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10)包括:/n外壳(11),所述外壳(11)呈两端连通的空心筒状;/n中心锥体(12),所述中心锥体(12)的后体(121)由所述外壳(11)的进气端伸入所述外壳(11)内且与所述外壳(11)相连,且所述外壳(11)与所述后体(121)之间的间隙形成供空气引入所述外壳(11)内的引流通道(101),所述后体(121)后端面与所述外壳(11)内壁之间的腔体形成与所述引流通道(101)连通的爆震室(112),以及与所述爆震室(112)连通的第一喷管(113),所述第一喷管(113)的喷口与大气连通;/n所述火箭发动机(20)包括:/n设置于所述中心锥体(12)内的燃烧室(21)、与所述燃烧室(21)连通的第二喷管(22),所述第二喷管(22)的喷口与所述爆震室(112)连通,所述燃烧室(21)与用于提供氧化剂的氧化剂供给装置(30)和用于提供燃料的燃料供给装置(40)分别连通;/n所述外壳(11)的外壁上加工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外喷口(1110),所述外喷口(1110)两端分别与所述燃料供给装置(40)和所述引流通道(101)连通,以使燃料由多个所述外喷口(1110)喷入所述引流通道(101)内;和/或/n所述后体(121)的外壁上加工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内喷口(1210),所述内喷口(1210)两端分别与所述燃料供给装置(40)和所述引流通道(101)连通,以使燃料由多个所述内喷口(1210)喷入所述引流通道(101)内。/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947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