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内陆干旱区的水资源多维均衡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2758.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1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琴;王志璋;贺华翔;马真臻;张海涛;魏传江;谢新民;柴福鑫;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G06F1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内陆干旱区的水资源多维均衡配置方法,以区域“生态‑水‑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采集区域水资源基本信息数据,通过迭代运算初步确定水资源配置结果;然后通过外层以流域分区为单元的耗水总量、水生态平衡调控,中层以行政分区为单元的用水总量、水土平衡调控,内层以计算分区为单元的水盐、水量平衡调控,获得最优水资源配置结果。本发明采用三层空间尺度优化计算求解,实现了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在流域分区层面、行政分区层面和计算分区层面的耗水总量、水生态、用水总量、水土、水盐、水量“六大”平衡调控的多维均衡配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内陆 旱区 水资源 多维 均衡 配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内陆干旱区的水资源多维均衡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区域“生态‑水‑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S2.输入流域分区模型关键参数、行政分区模型关键参数、计算分区模型关键参数,进行流域分区‑行政分区‑计算分区协调、迭代运算,确定第i次水资源配置结果;其中,i为迭代次数,i=1,2,…,n;S3.以流域分区为单元,判断耗水总量是否满足耗水平衡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转入S4;若不满足则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重新输入流域分区模型关键参数,并置i=i+1;S4.以流域分区为单元,判断生态环境用水分配比例、地下水开采量是否满足水生态平衡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转入S5;若不满足则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重新输入流域分区模型关键参数,并置i=i+1,若仍不满足则继续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再次进行流域分区‑行政分区‑计算分区协调,并置i=i+1;S5.以行政分区为单元,判断是否满足用水总量平衡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转入S6;若不满足则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重新输入行政分区模型关键参数,并置i=i+1;S6.以行政分区为单元,判断是否满足水土平衡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转入S7;若不满足则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重新输入行政分区模型关键参数,并置i=i+1,若仍不满足则继续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再次进行流域分区‑行政分区‑计算分区协调,并置i=i+1;S7.以计算分区为单元,根据计算分区中渠系河道供水量、各行业用水量等相关量,计算地下水生态水位,判断是否满足水量平衡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转入S8;若不满足则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重新输入计算分区模型关键参数,并置i=i+1;S8.以计算分区为单元,判断是否满足水盐平衡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转入S9;若不满足则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重新输入计算分区模型关键参数,并置i=i+1,若仍不满足则继续采取调整措施后,转入S2再次进行流域分区‑行政分区‑计算分区协调,并置i=i+1;S9.输出水资源配置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3275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