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发泡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8507.0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史茜赟;张桂芳;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茜赟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C03C10/00;C03C6/06;C03C6/10;C03B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晶发泡玻璃的制备方法,属于节能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粉煤灰作为生产微晶泡沫玻璃的原材料,充分利用了高钛高炉渣中的TiO2作为晶核剂,降低了玻璃晶化的成核速度,与玻璃产生良好的混溶,形成大量微小的CaTi21O38晶核,同时发泡剂碳酸钙被融化的物料包裹少量分解形成气泡空腔,随着发泡时间的延长,碳酸钙吸收的热量增加开始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且本身的分解反应或与基础玻璃物料的软化温度基本一致,玻璃物料粘度降低,气泡内气体压力增大,大于玻璃物料表面张力时,气壁开始变薄,气泡体积增大,形成具有一定直径的气泡,发泡过程结束以后,经过冷却,形成具有稳定多孔结构的微晶泡沫玻璃。 | ||
搜索关键词: | 微晶泡沫玻璃 碳酸钙 玻璃物料 发泡玻璃 发泡 微晶 制备 节能建筑材料 分解 玻璃 粉煤灰 多孔结构 分解反应 过程结束 基础玻璃 气泡空腔 气体压力 体积增大 粘度降低 发泡剂 高炉渣 晶核剂 变薄 成核 高钛 混溶 晶核 晶化 气壁 软化 冷却 融化 吸收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微晶发泡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粉煤灰、高钛高炉渣、石英砂、长石、硼砂、硝酸钠、冰晶石、氟硅酸钠、氟化钙、碳酸钠球磨混匀后熔融,再将熔融液倒入去离子水中水淬,取出水淬颗粒并在200~240℃下干燥,研磨过筛后得玻璃基料粉;(2)取玻璃基料粉、碳酸钙、磷酸钠混合球磨20~30min,得复合料;(3)取氧化铝、石英砂、赤泥、蒙脱土、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涂覆在坩埚表面,并在110~130℃下干燥20~30min,得脱模处理坩埚;(4)将复合料均匀铺展在脱模处理坩埚中并振荡密实,再转入电阻炉中烧结,冷却至室温后出料,得微晶发泡玻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茜赟,未经史茜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385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