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纳米Fe3O4改性PVDF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其运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6364.8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9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葛夫;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67/00;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过在传统PVDF膜材料上负载纳米Fe3O4颗粒,对膜进行改性,提升膜的亲水性。并且由于Fe3O4具有导电性,在微生物处理过程中,可作为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的导体,提高种间电子转移效率,从而增加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产甲烷量。此外,由于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处理污染物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机酸,有机酸电离出来的H+会与Fe3O4发生反应,产生Fe2+和Fe3+。Fe2+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Fe3+具有氧化性,能够对污染物进行氧化,两者均能提升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运用纳米Fe3O4改性PVDF微滤膜提升微生物对氯酚类物质的降解处理效果,使污染物上的氯代基从苯环上脱离,降低污染物毒性,提高污染物的可生化性。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 微生物 改性 厌氧生物反应器 微滤膜 有机酸 降解 种间 微生物处理过程 电子转移效率 导电性 氯酚类物质 微生物处理 污染物毒性 导体 电子传递 负载纳米 可生化性 电离 产甲烷 亲水性 氧化性 苯环 氯代 制备 生长 脱离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纳米Fe3O4改性PVDF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 取一定量的PVDF置入容器中,以60℃的温度在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将烘干至恒重的PVDF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B. 将烘干后的PVDF粉末与纳米Fe3O4混合置于反应瓶中,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DMAc,保持一定的总质量,获得混合溶液A;C. 将反应瓶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60℃恒温条件下以100rpm/min的搅拌速度反应一段时间,待混合溶液A中的PVDF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得混合溶液B;D. 将PVDF完全溶解的混合溶液B置于60℃下继续加热3‑6h,然后,置于常温下熟化脱泡1d,得铸膜液C;E. 使用熟化完成后的铸膜液C进行铸膜:铸膜液C倾倒在无纺布上,使用铸膜机刮出一定厚度的薄膜,并将无纺布浸泡到凝固浴中,使其表面的铸膜液凝胶固化,获得纳米Fe3O4改性的PVDF微滤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4636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