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垄蔗沟螺生态种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5634.8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文;刘许辉;文爱忠;孙玉勇;杜希夷;邱巧玲;钟坤;黄幸;莫皓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55 | 分类号: | A01G22/55;A01K61/5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蒋杰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垄蔗沟螺生态种养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1,果蔗选种;步骤2,整地、施足基肥;步骤3,下种;步骤4,田间管理:(1)合理施肥;(2)水分管理;(3)间苗及病害防治;(4)喷施赤霉酸;步骤5,田螺养殖:(1)下种螺;(2)水分、食物管理;步骤6,果蔗和田螺收获:在11月份砍收果蔗,在果蔗砍收前半个月将养殖沟中的田螺收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蔗田里面含有丰富的水资源的蔗沟来饲养田螺,从而实现蔗沟的再利用,增加了蔗田的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农田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田螺 生态种养 蔗田 下种 田间管理 病害防治 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 水分管理 田螺养殖 赤霉酸 再利用 收获 选种 间苗 喷施 整地 水资源 饲养 农田 养殖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垄蔗沟螺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1,果蔗选种:选择黑皮果蔗,并用经过扩繁第三年的健康脱毒种茎,用多菌灵泡制过的刀具将种茎砍成具有多个芽点的茎段,每茎段为蔗种;步骤2,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土壤疏松、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阳光充足、风力不大的壤土或粘壤土种植,下种前进行精细整地,使耕作层土壤细、碎、深、松,然后起种植蔗种的畦,相邻两畦形成放养田螺的养殖沟;然后配制基肥,将基肥开沟施入畦中,并在基肥上铺一层薄土,避免蔗种直接接触基肥;步骤3,下种:在3月中旬于畦中央开播沟,将蔗种两端切口用泥封住后再平放浅种在播沟内,并保持蔗种节上的芽点朝向与播沟垂直下种,下种后在蔗种上覆一层薄土,最后喷一次芽前除草剂,待芽点出苗后再加盖碎土;步骤4,田间管理:(1)合理施肥:蔗种上的芽点破土出苗后,淋施尿素,并结合松土、除草将过多的弱小苗间去;当蔗苗长高30‑50厘米时,加施一次分蘖肥;分蘖肥后每隔半个月追肥一次,连追两次;(2)水分管理:果蔗幼苗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为60%‑70%,并保持养殖沟水位在20‑30厘米;(3)间苗及病害防治:对缺苗或幼弱苗及时从苗圃中移苗补缺,使果蔗有效茎以保持50000‑75000株·hm‑2;对于常见的蓟马、螟虫、棉蚜虫害,喷施低毒药剂;(4)喷施赤霉酸:在7至9月对果蔗喷施生长素;步骤5,田螺养殖:(1)下种螺:5月中旬,果蔗进行追肥培土将养殖沟挖至40‑50厘米,保持养殖沟20‑30厘米沟水,在外界温度维持在20‑28℃时放螺种;(2)水分、食物管理:养殖沟水位保持在20‑30厘米,并有自然水源流动,维持养殖沟中的水循环;将米糠、麦鼓、菜饼、豆渣、菜叶、浮萍、动物尸体和下脚料作为食物于养殖沟中供给田螺摄食;在蔗叶剥离时,将部分叶片放在养殖沟中作为食物;步骤6,果蔗和田螺收获:在11月份中下旬砍收果蔗,在果蔗砍收前半个月将养殖沟中的田螺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农业科学院,未经桂林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56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年20万倍棉花制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监测甘蔗根系生长动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