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学特征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9214.7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雅光;刘琼;宋运动;秦瑞;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9/16;B25J17/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彩花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学特征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平台,包括躯干和四个下肢,四个下肢均匀对称地分布在躯干下方的四角,且四个下肢的结构完全相同;躯干包括四个驱动单元、用于支撑驱动单元的躯干底板、深度视觉器和激光雷达;下肢包括踝关节、脚掌和腿部;腿部的上端固定连接驱动单元,腿部下端可转动连接踝关节的上端;踝关节的下端可转动连接脚掌的上端。本发明能提高仿生型腿足式机器人对不同地形的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增强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融合机器人深度视觉技术对机器人行走轨迹做出合理的路径规划,融合激光雷达技术进一步增强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能力,并简化了躯干及下肢的机械复杂度,降低控制难度、提高控制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躯干 下肢 机器人 踝关节 可转动连接 生物学特征 驱动单元 深度视觉 上端 脚掌 腿部 四足仿生机器人 激光雷达技术 支撑驱动单元 底板 抗干扰能力 地面接触 仿生机器 激光雷达 交互能力 均匀对称 路径规划 上端固定 台本发明 行走轨迹 仿生型 复杂度 融合 四足 腿足 下端 地形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生物学特征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平台,包括躯干(2)和四个下肢(1),四个下肢(1)均匀对称地分布在躯干(2)下方的四角,且四个下肢(1)的结构完全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2)包括用于分别驱动每个下肢(1)运动的四个驱动单元(40)、用于支撑驱动单元(40)的躯干底板(50)、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的深度视觉器(60)和用于感知外部障碍的激光雷达(70);所述下肢(1)包括踝关节(10)、脚掌(20)和腿部(30);腿部(30)的上端固定连接驱动单元(40),腿部(30)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踝关节(10)的上端;踝关节(10)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脚掌(20)的上端;所述踝关节(10)包括与脚掌(20)连接的支撑板(11)、与支撑板(11)前后两端可转动连接的支撑框(12)、与支撑框(12)左右两端可转动连接的支撑架(13)、丝杆传动单元(14)和用于控制踝关节(10)的踝关节控制单元(15);所述丝杆传动单元(14)上端固定在支撑架(13)上部,丝杆传动单元(14)下端的两个连接端(141)通过两个第一连杆(16)铰接支撑板(11)的左右两端、通过两个第二连杆(17)铰接支撑架(13)的左右两端,用以实现控制支撑板(11)的俯仰运动和翻转运动;所述脚掌(20)包括与踝关节(10)连接的脚跟(21)、倾斜布设的足弓(22)、设于足弓(22)上表面的脚掌控制单元(23)和位于足弓(22)端部的脚趾(24);所述足弓(22)的两端通过扭簧分别与脚跟(21)的上部和脚趾(24)连接,扭簧能实现足弓(22)与脚跟(21)、脚趾(24)之间的相对转动,使脚跟(21)底面和脚趾(24)能作为承重点与地面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92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传动机械手臂及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刚柔并济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