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障自动摆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9718.5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管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秋霞 |
主分类号: | E01F9/70 | 分类号: | E01F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障自动摆放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实现对路障的全自动、高效率摆放以及控制逻辑繁琐等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有车身,车身主体顶部固定有电动缸和第一电动机,车身底部设置有车轮、车轴,车身内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链条相啮合,链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设置在减速器输入轴的端部,减速器输出轴带动第二回转轴、第二摩擦筒进行回转运动,第二摩擦筒与传输带接触并带动其运动,传输带上侧设置有多个固定磁盘,固定磁盘吸引路障底部的下磁板;通过电动缸的运动带动纵向杆、吸引磁盘吸引路障顶部的上磁板,进而实现对路障的自动摆放功能,有利于本装置的推广应用的同时也降低了实现的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路障 齿轮 车身 底板 啮合 自动摆放装置 固定磁盘 电动机 传输带 电动缸 摩擦筒 链条 减速器输出轴 减速器输入轴 摆放 吸引 车身主体 回转运动 控制逻辑 内部设置 运动带动 车轴 高效率 回转轴 上磁板 下磁板 纵向杆 磁盘 车轮 | ||
【主权项】:
1.一种路障自动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路障自动摆放装置包括有车身(7),车身(7)主体顶部固定有电动缸(2)和第一电动机(3),车身(7)底部设置有车轮(8)、车轴(16),车身(7)内部设置有底板(19),底板(19)上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21)、第一齿轮(22),第一齿轮(22)与链条(23)相啮合,链条(23)与第二齿轮(25)相啮合,第二齿轮(25)设置在减速器输入轴(39)的端部,减速器输出轴(42)带动第二回转轴(48)、第二摩擦筒(29)进行回转运动,第一摩擦筒(18)、第二摩擦筒(29)以及第三摩擦筒(30)与传输带(17)接触并带动其运动,传输带(17)上侧设置有多个固定磁盘(28),固定磁盘(28)吸引路障底部的下磁板(55);通过电动缸(2)的运动带动纵向杆(4)、吸引磁盘(5)吸引路障顶部的上磁板(52),进而实现对路障的自动摆放功能;所述的车身(7)表现为长方体形状,车身(7)的顶部平面上设置有开口(6),开口(6)截面为矩形;第一电动机底板(15)上设置有四个通孔,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组(12)穿过通孔与车身(7)的顶部平面上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第一电动机(3)的底部与第一电动机底板(15)顶部焊接连接;第一电动机(3)的动力通过第一输出轴(14)进行输出,第一输出轴(14)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方板(11),方板(11)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电动缸底板(13)上设置有四个通孔,通过电动缸固定螺栓组(10)穿过通孔与方板(11)上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电动缸(2)的底部与电动缸底板(13)顶部焊接连接;电动缸(2)的动力通过推杆(9)进行输出,推杆(9)的顶部焊接固定有长杆(1),推杆(9)与长杆(1)在空间上呈垂直状态;长杆(1)的另一端的底部焊接固定有纵向杆(4),长杆(1)与纵向杆(4)在空间上呈垂直状态;纵向杆(4)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吸引磁盘(5),吸引磁盘(5)呈圆盘状,纵向杆(4)与吸引磁盘(5)在空间上呈垂直状态;所述的车身(7)底部设置有两个车轴(16),车轴(16)的两端布置有车轮(8);所述的车身(7)内部设置有底板(19),底板(19)上侧设置有螺纹口,第二固定螺栓组(34)穿过第二固定底板(35)的通孔与底板(19)上侧的螺纹口进行螺纹连接;第二固定底板(35)顶部与电动机固定板(36)底部进行焊接连接,电动机固定板(36)对第二电动机(21)进行固定以保证其工作时的稳定性;第二电动机(21)的动力通过第二电动机输出轴(31),第二电动机输出轴(31)通过联轴器(32)与第一齿轮轴(33)进行连接;第一齿轮轴(33)端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齿轮(22)。所述的第一齿轮(22)与链条(23)相接触啮合,链条(23)上设置有系列的相应于第一齿轮(22)轮齿尺寸的方形孔(24);链条(23)的另一侧的内部与第二齿轮(25)相接触啮合;第二齿轮(25)通过焊接固定在减速器输入轴(39)的端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19)上侧设置有减速器固定底板(41),减速器固定底板(41)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减速器固定螺栓组(40)穿过减速器固定底板(41)的通孔与底板(19)上侧的螺纹口进行螺纹连接;减速器固定底板(41)顶部与减速器固定板(37)底部进行焊接连接,减速器固定板(37)对减速器(38)进行固定以保证其工作时的稳定性;中部支撑架(44)对减速器输出轴(42)进行支撑,中部支撑架(44)底部焊接固定在中部底板(43)的顶面上,中部底板(43)的底面焊接在底板(19)上侧表面;减速器输出轴(42)端部与第二回转轴(48)固定连接,第二回转轴(48)上焊接固定有第二摩擦筒(29),第二摩擦筒(29)的外表面与传输带(17)的内表面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秋霞,未经管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9971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锥自动布放斜线锥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智能限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