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影像立体匹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9441.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百川;黄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朗视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G06K9/36;G06K9/4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影像立体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通过左三视影像采集器和右三视影像采集器采集两份原始三视影像,然后将两对原始三视影像传送至立体匹配单元内进行整合深度处理,从而得到统一的原始三视影像,再将原始三视影像的灰度均值和方差映射至给定的灰度均值和方差值,可得到相应的视差值,S2、将S1处理后的三视影像作为基准影像,涉及三维成像技术领域。该多影像立体匹配方法,可大大减少数据量,避免了为影像自动匹配提供了多余的观测数据,大大提高了匹配精度,无需每次匹配时都需要花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实现了既快速又准确的进行多影像匹配,从而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影像匹配处理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立体匹配 匹配 影像采集器 灰度 立体匹配单元 三维成像技术 观测数据 基准影像 匹配处理 深度处理 影像传送 自动匹配 数据量 方差 视差 映射 整合 采集 统一 | ||
【主权项】:
1.一种多影像立体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先通过左三视影像采集器和右三视影像采集器采集两份原始三视影像,然后将两对原始三视影像传送至立体匹配单元内进行整合深度处理,从而得到统一的原始三视影像,再将原始三视影像的灰度均值和方差映射至给定的灰度均值和方差值,可得到相应的视差值;S2、将S1处理后的三视影像作为基准影像,将多尺度遥感影像集中的其他遥感影像作为待匹配影像,再在待匹配的影像上提取特征点和边缘点作为待匹配点;S3、对S2中的待匹配影像进行几何畸变预改正,消除金字塔影像中的几何畸变,之后根据S2中的基准影像和每一待匹配影像附带的RPC参数,并结合DEM数据,分别计算基准影像与每一待匹配影像的同名区;S4、分别对S3中计算的同名区进行网格化规则分块,从获得的至少一个规则格网子块中提取Forstner特征点,分别形成基准影像与每一待匹配影像对应的匹配基准点集,利用附加几何约束的多影像匹配方法匹配出待匹配点在前视、后视影像上的同名点,将上述匹配出的同名点作为观测值,利用最小二乘匹配方法提高同名点的匹配精度;S5、对S4中的匹配基准点集进行动态影像匹配,分别获取基准影像与每一待匹配影像对应的匹配点,通过对同轨全色影像重叠区域内同名点几何偏移特性进行长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其变化规律;S6、求出地面点的坐标,得到数字表面模型DSM;再对数字表面模型DSM中的点云进行滤波处理,滤除高频率信号或者噪声信号,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从而完成多影像的立体匹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朗视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朗视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0944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