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4339.5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7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驰;李天斌;张航;韩瑀萱;周雄华;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启发式类算法中的引力搜索法GSA,在隧道掌子面后方布置至少4个微震监测传感器,采集传感器接收范围内的岩体破裂的波形信号;建立隧道空间坐标系并准确测定传感器空间坐标,拾取各个传感器上波形信号的观测到时;并设定观测到时与计算到时的累积绝对差值为微震源定位的目标函数,最终通过计算目标函数满足终止准则来搜索微震源位置,本发明能够在较快时间内获取较准确的微震源位置,能够满足现场工程对定位精度需要,提高了微震震源定位精度,方法经济实用,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交通、水利水电等隧道工程微震监测。 | ||
搜索关键词: | 震源 波形信号 隧道围岩 震源位置 搜索 观测 微震监测传感器 隧道工程 计算目标函数 采集传感器 测定传感器 隧道掌子面 经济实用 空间坐标 目标函数 水利水电 隧道空间 微震监测 现场工程 岩体破裂 启发式 传感器 拾取 算法 微震 引力 交通 | ||
【主权项】:
1.一种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隧道施工掌子面后方布置n个微震检测传感器,n≥4;b.收集微震检测传感器接收范围内的岩体破裂的波形信号,定义所有传感器的观测到时与计算到时的累积绝对差值为震源波速反演的目标函数;c.假定微震定位空间有多个粒子,并假定各个粒子的质量与多维位置向量;d.以各粒子的多维位置向量计算目标函数,记录得到的最小目标函数值及对应最小目标函数值的位置;e.判断最小函数值是否小于规定量值ε,若最小目标函数值小于规定量值ε,则对应最小目标函数值的位置为震源,若最小目标函数值不小于规定量值ε,则更新各粒子的位置向量,重新计算目标函数值,至最小目标函数值小于规定量值ε为止;更新各粒子的位置向量时采用引力搜索算法进行更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3433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