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烘干水泥粉料的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6992.5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珊珊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3/08;F26B25/0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烘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烘干水泥粉料的烘干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凹槽内安装有收料桶,收料桶的正上方安装有烘干筒体,烘干筒体的腔体中心安装有陶瓷筒体,烘干筒体顶端中心的左侧方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烘干筒体的底端中心开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筒门机构,烘干筒体的腔体中心安装有位于陶瓷筒体腔体中心的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面贯穿烘干筒体顶端中心的通孔并延伸至其正上方且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端面固定连接,烘干筒体腔体外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烘干机构和第二烘干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水泥粉料烘干设备,烘干效率低下与烘干均匀性不佳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筒体 烘干设备 水泥粉料 烘干 顶端中心 烘干机构 腔体中心 出料口 搅拌轴 收料桶 体腔 第一进料口 烘干均匀性 烘干效率 搅拌电机 陶瓷筒体 顶端面 烘干筒 内侧壁 输出轴 陶瓷筒 轴端面 左侧面 底端 体外 通孔 筒门 贯穿 延伸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烘干水泥粉料的烘干设备,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侧表面中心的凹槽内安装有收料桶(103),收料桶(103)的底面和外侧壁的底端分别与基座(1)顶侧表面中心的凹槽的腔体内的底端面和内侧壁摩擦连接,收料桶(103)的正上方安装有截面呈矩形形状设置且内壁上涂覆有非磁性材料的烘干筒体(2),烘干筒体(2)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支座(101)顶侧表面的右端和第二支座(102)顶侧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支座(101)和第二支座(102)的底侧表面分别与基座(1)顶侧表面上左端的右侧方和右端的左侧方固定连接;烘干筒体(2)的腔体中心安装有截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且由陶瓷材质制成的陶瓷筒体(201),陶瓷筒体(201)的顶底两端的圆环面分别与烘干筒体(2)腔体内的顶端面中心外侧的圆环面和底端面中心外侧的圆环面固定连接;烘干筒体(2)顶端中心的左侧方开设有截面呈圆形形状设置的第一进料口,其出口端的正下方位于陶瓷筒体(201)腔体内的第一进料口的进口端安装有第一进料机构(202),第一进料机构(202)由一体成型且腔体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料槽和第一进料筒组成,第一进料槽腔体内的底端面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呈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进料筒的中心轴与水平面呈150度夹角设置,第一进料筒的出口端与第一进料口的进口端固定连接,第一进料筒的进口端的底侧与第一进料槽的出口端固定连接,第一进料筒的底侧壁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杆(203)的顶端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203)的底端面与烘干筒体(2)腔体外顶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烘干筒体(2)的底端中心开设有截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出料口,该出料口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截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筒门机构(208),筒门机构(208)顶侧与中心之间的外侧壁与出料口的内侧壁摩擦连接,筒门机构(208)底侧与中心之间的右侧壁通过两个转动连接叶片上均布有四个螺钉(210)的合页(209)与烘干筒体(2)底面中心的右侧方铰接,筒门机构(208)底侧表面的左端中心与第一锁体(211)的顶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锁体(211)的左右两侧面开设有贯穿其内部且截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一开孔,第一开孔的内侧壁与右侧面上安装有限位体(214)的锁销(213)的外侧壁摩擦连接,锁销(213)的左端面依次贯穿第一锁体(211)左右两侧面的第一开孔与第二锁体(212)左右两侧面的第二开孔并延伸至第二锁体(212)的左侧方,第二锁体(212)的顶侧表面与烘干筒体(2)底面中心的左侧方固定连接;烘干筒体(2)的腔体中心安装有位于陶瓷筒体(201)腔体中心且截面呈圆形形状设置的搅拌轴(216),搅拌轴(216)的底端面设置在烘干筒体(2)腔体内底端面的正上方,搅拌轴(216)的顶端面贯穿烘干筒体(2)顶端中心的通孔并延伸至其正上方且与搅拌轴座(5)的底侧表面中心固定连接,搅拌轴座(5)的顶侧表面中心与安装在固定座(7)内的搅拌电机(6)的输出轴的轴端面固定连接,剖面呈U形形状设置且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与烘干筒体(2)顶面中心的左侧方和右侧方固定连接的固定座(7)的内侧表面与搅拌电机(6)的外侧表面摩擦连接,固定座(7)内侧表面的左端中心的正下方和右端中心的正下方分别与第一固定板(701)的左端面和第二固定板(70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701)和第二固定板(702)的顶侧表面分别与搅拌电机(6)输出端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烘干筒体(2)腔体外左侧面上顶端的正下方安装有其底面与第一支座(101)顶侧表面上右端的左侧方固定连接的第一烘干机构(3),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一烘干机构(3)的右侧开口的矩形环面与烘干筒体(2)腔体外左侧面上顶端的正下方的矩形环面固定连接;第一烘干机构(3)腔体内底端面的左端安装有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插头连接的第一高压转换器(301),第一高压转换器(301)高压绕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位于第一烘干机构(3)腔体内底端面上左端的右侧方的第一高压电容器(302)的输入端连接,与位于第一烘干机构(3)腔体内底端面上右端的左侧方的第一分压电阻器(303)并联连接的第一高压电容器(30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位于第一烘干机构(3)腔体内底端面上右端的第一二极管(304)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304)的正极通过导线与其基座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在第一烘干机构(3)腔体内左侧面中心的正上方的第一磁控机构(305)的第一阳极(306)连接;第一磁控机构(305)基座的右侧表面中心安装有呈圆筒体形状设置且采用铜材质制成的第一阳极(306),第一阳极(306)内侧壁的中心和右端的左侧方之间均布有偶数个向其腔体中心延伸且截面呈扇形形状设置的翼片,翼片将第一阳极(306)内侧壁的中心和右端的左侧方之间的腔体分割成偶数个截面呈扇形形状设置的谐振腔,谐振腔右端的左侧方与左端之间的第一阳极(306)腔体内安装有呈圆柱体形状设置且采用钨材质制成的第一阴极(310)的电子发射端,第一阴极(310)的电源输入端贯穿第一阳极(306)前侧壁左端的右侧方并延伸至其腔体外且与第一高压转换器(301)的次级灯丝线圈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一阳极(306)外侧壁的左端的右侧方和右端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环形磁铁一(307)和第一环形磁铁二(309),第一环形磁铁一(307)和第一环形磁铁二(309)的内侧壁分别与第一阳极(306)左端的右侧方和右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环形磁铁一(307)和第一环形磁铁二(309)之间均布有位于第一阳极(306)外侧壁上的第一散热片(308),第一环形磁铁二(309)右侧表面的内侧边缘上安装有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且腔体内带有第一天线(312)的第一波导管(313),第一天线(312)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一波导管(312)的腔体内,第一天线(312)的输入端与安装在第一阳极(306)腔体内右端的第一螺旋金属管(311)的输出端相互连接,第一螺旋金属管(311)左端螺旋管的侧壁与第一阳极(306)右端的左侧方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波导管(313)左端的圆环面与第一环形磁铁二(309)右侧表面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一波导管(313)的右端开口贯穿烘干筒体(2)的左侧壁中心的正上方并延伸至其腔体内且与陶瓷筒体(201)腔体外的左侧壁中心的正上方摩擦连接;烘干筒体(2)腔体外右侧面上顶端的正下方安装有其底面与第二支座(102)顶侧表面上左端的右侧方固定连接的第二烘干机构(4),内部具有空腔的第二烘干机构(4)的左侧开口的矩形环面与烘干筒体(2)右侧面上顶端的正下方的矩形环面固定连接;第二烘干机构(4)内侧壁中心的正上方安装有截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支撑板(414),支撑板(414)的外侧壁与第二烘干机构(4)内侧壁中心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支撑板(414)顶侧表面的右端安装有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插头连接的第二高压转换器(401),第二高压转换器(401)的高压绕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位于支撑板(414)顶侧表面上右端的左侧方的第二高压电容器(402)的输入端连接,与位于支撑板(414)顶侧表面上左端的右侧方的第二分压电阻器(403)并联连接的第二高压电容器(40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位于支撑板(414)顶侧表面左端的第二二极管(404)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404)的正极通过导线与其基座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在第二烘干机构(4)腔体内右侧面中心的正下方的第二磁控机构(405)的第二阳极(406)连接;第二磁控机构(405)基座的左侧表面中心安装有呈圆筒体形状设置且采用铜材质制成的第二阳极(406),第二阳极(406)内侧壁的中心和左端的右侧方之间均布有偶数个向其腔体中心延伸且截面呈扇形形状设置的翼片,翼片将第二阳极(406)内侧壁的中心和左端的右侧方之间的腔体分割成偶数个截面呈扇形形状设置的谐振腔,谐振腔左端的右侧方与右端之间的第二阳极(406)腔体内安装有呈圆柱体形状设置且采用钨材质制成的第二阴极(410)的电子发射端,第二阴极(410)的电源输入端贯穿第二阳极(406)前侧壁右端的左侧方并延伸至其腔体外且与第二高压转换器(401)的次级灯丝线圈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二阳极(406)外侧壁的右端的左侧方和左端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环形磁铁一(407)和第二环形磁铁二(409),第二环形磁铁一(407)和第二环形磁铁二(409)的内侧壁分别与第二阳极(406)右端的左侧方和左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环形磁铁一(407)和第二环形磁铁二(409)之间均布有位于第二阳极(406)外侧壁上的第二散热片(408),第二环形磁铁二(409)左侧表面的内侧边缘上安装有剖面呈圆环形形状设置且腔体内带有第二天线(412)的第二波导管(413),第二天线(412)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二波导管(412)的腔体内,第二天线(412)的输入端与安装在第二阳极(406)腔体内左端的第二螺旋金属管(411)的输出端相互连接,第二螺旋金属管(411)右端螺旋管的侧壁与第二阳极(406)左端的右侧方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波导管(413)右端的圆环面与第二环形磁铁二(409)左侧表面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波导管(413)的左端开口贯穿烘干筒体(2)的右侧壁中心的正下方并延伸至其腔体内且与陶瓷筒体(201)腔体外的右侧壁中心的正下方摩擦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珊珊,未经张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369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治理用土壤样本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匹多莫德原料药的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