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2247.X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陆川县兰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3 | 分类号: | A01G22/63;A01B79/00;A01B79/02;A01C21/00;A01H4/00;A01G24/22;A01G24/15;A01G24/25;C05G3/02;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牙斐颖 |
地址: | 537799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涉及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2)种子培养、(3)移栽种植地以及(4)田间管理;本发明的白芨种植方法通过对种植地进行预处理,于源头消灭病菌,在种子培养过程中实现白芨种子的快速萌发,缩短白芨种子的培养时间,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健壮试管苗,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促进白芨快速生长、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下降,减少或避免了后期农药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白芨的药用安全性,值得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芨 种植地 种植 预处理 白芨种子 病虫害发生率 种子培养过程 健壮试管苗 快速萌发 快速生长 田间管理 种子培养 病菌 移栽 农药 源头 培育 | ||
【主权项】:
1.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2‑18cm;之后按照15‑35L/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消毒液,待消毒液渗透土壤后,再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均匀加入种植地中,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20‑30d后揭开地膜,将种植地于阳光下暴晒5‑7天后均匀撒上农家配合肥,再翻地使农家配合肥与土壤充分混合;(2)种子培养:①外植体的消毒:首先用流水冲洗白芨种子26‑32min,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2‑3min,再用3%的新洁灭浸泡3‑5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然后放在无菌接种盘自然风干后用无菌手术刀切开一头备用;②培养基的准备:以VW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每升基质中添加:土豆渣水解液55‑65g、6‑BA 0.4‑0.6mg、蔗糖15‑25g、NAA 0.04‑0.06mg、琼脂3.5‑4.0g、水乳蛋白4‑6g以及8‑12g纯净水;3)播种:用镊子夹取经步骤①处理的白芨种子,将切开的一头对准培养皿器,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部在皿器口壁轻轻敲击,使种子均匀撒落培养基上,盖好培养皿器口,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④培养室培养:控制培养室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5%,光照度为1500‑1800Lux,25天开始萌发,45天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皿器内营养耗尽,45天后更换培养皿器进行分瓶,每个培养皿器内放30‑35株小苗,分瓶后再经过45‑50天培养即可出瓶炼苗;⑤大棚炼苗:用镊子将小苗从培养皿器中取出,用自来水将小苗根部的培养基洗净,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并喷淋定根水,待叶面干后,喷施800‑1000倍液的抗菌素,7‑15天后喷施20‑30倍的沼气液,在大棚内培育3‑5个月后进行移栽;(3)移栽种植地:经大棚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放入事先挖好的穴中,每穴放苗一株,放苗时使其根自然展开,覆土过根茎,同时保证枝干与主根的结合部分露出土外,覆土完成后将土压实,并浇灌定根水;(4)田间管理:每年除草6‑8次,除草后进行松土,于冬季在畦上散一层农家配合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陆川县兰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陆川县兰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5224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格桑花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室内生态盆景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