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9587.5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辉;钱光印;白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7/14 | 分类号: | C07D217/14;C07D221/10;C07D491/056;C07D471/04;C07D40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芳香碘化物、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以及烯烃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配体、降冰片烯衍生物、碱的作用下,在30℃到120℃下搅拌反应,反应后分离提纯,即得到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该方法可以高效、经济、绿色地合成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该方法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好,产率高,所制备的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广泛地应用在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氢异 喹啉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如式I所示的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氩气保护下,以式A所示的芳基碘化物、式B所示的氮杂环丙烷化合物和式C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D、配体E、降冰片烯衍生物G、碱F的作用下,在30℃到120℃下于有机溶剂H中搅拌反应48小时以内,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抽滤、浓缩和纯化制得如式I所示的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式A所示的芳基碘化物:式B所示的氮杂环丙烷化合物:式C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催化剂D:配体E:碱F:降冰片烯衍生物G的投料摩尔比为(1‑10):1:(1‑10):(0.05‑1):(0.1‑1):(1‑10):(0.05‑3);所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式所示:式I及式A所示的芳基碘化物、式B所示的氮杂环丙烷化合物和式C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中R1、R2、R3、R4、和R5彼此独立地为氢、芳基、杂环芳基、烷基、取代烷基、酯基、酰胺基、氰基、硝基、磺酰基、烷氧基、烷硫基和卤素中的任意一种,为相同或为不同;其中m表示R1的个数,0≤m≤4;n表示R2的个数,0≤n≤4;上述芳基带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为芳基、杂环芳基、烷基、酯基、氰基、硝基、酰胺基、磺酰基、烷氧基和卤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芳基上带有取代基中的一种或2种及2种以上,当具有2种及2种以上取代基时,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上述烷基是指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上述取代烷基表示为其中o为0和任意整数,X可以为OR6、OSi(R6)3、SR6、SSi(R6)3、SeR6、N(R6)2、Si(R6)3等,其中R6代表氢、芳基、杂环芳基、烷基、酯基、氰基、硝基、酰胺基、磺酰基、卤素等,且是这些取代基中的一种或2种及2种以上,当具有2种及2种以上取代基时,这多个取代基为相同或不同;上述烷氧基是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所述催化剂D使用钯催化剂来促进反应,采用的钯催化剂包括零价或者二价的钯化合物;所述配体E采用膦配体;所述碱F采用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铯、磷酸三钾、甲酸钾、氢氧化钠、叔丁醇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降冰片烯衍生物G,其结构式表示为:其中R7为左边五元环上的取代基,p代表取代基个数,0≤p≤8;R8为双键上的取代基,q代表取代基个数,0≤q≤2;R7的构型可以是内型或外型或两者的混合物:i)左边五元环上取代基数目为2个及2个以上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双键上的取代基数目为2个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ii)R7和R8取代基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iii)每个R7和R8独立地为CO2M,M是金属离子,如Li+、Na+、K+、Rb+、Cs+,Mg2+,Ca2+,Sr2+,Ba2+等、酯基、氰基、硝基、酰胺基、磺酰基、烷氧基、芳基、杂环芳基、烷基、取代烷基和卤素等;所述的芳基可带有一个或2个及2个以上取代基,取代基为芳基、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酯基、氰基、硝基、卤素等,芳基上带有这些取代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具有多个取代基时,这多个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上述iii)中的烷基是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上述iii)中的烷氧基是指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所述溶剂H是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乙醚、二甲基乙二醚、甲基叔丁基醚、1,4‑二氧六烷、1,3‑二氧六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C4‑12的饱和烷烃、C3‑12的氟代或者氯代烷烃、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C3‑12的饱和烷基腈中的任意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5958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