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下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62183.1 申请日: 2018-06-25
公开(公告)号: CN110476700A 公开(公告)日: 2019-11-22
发明(设计)人: 余之超;王大吉 申请(专利权)人: 镇安县秦绿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60;A01G18/6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15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它解决了大棚栽种木耳需要的场地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该方法是打破黄背木耳的常规栽培方法,将栽培场所移至林下,在每年5‑10月间,利用接近郁闭的林下空间,运用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安装微喷设施等综合措施,将黄背木耳的生长温度控制在20‑28℃、湿度保持在85%以上,直至黄背木耳菌株长到所需的直径,本方法简单易行、投入小、产出高、产品品质优良、林地资源利用率高。
搜索关键词: 黄背木耳 栽培 产品品质 常规栽培 简易塑料 林地资源 湿度保持 综合措施 小拱棚 质量差 大棚 菌株 木耳 微喷 栽种 生长
【主权项】:
1.一种林下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n1)搭建拱棚:在林内设小拱棚,小拱棚走向与林木行向一致,在棚内每隔20-40cm宽拉一条铁丝,方向与小拱棚走向一致,高度以菌棒高度的1/2-5/6为宜;/n2)供水系统的建造:设置主管道、分流阀门、细管道和控制阀门,小拱棚内安装微喷系统,采用轻雾装置;/n3)菌棒入棚;将按现有技术制作好的菌棒摆放在林下拱棚内,斜靠铁丝,密度采用15-25棒/m2,间隔摆放,预留采收空间;/n4)出耳管理:利用选自微喷设施喷水、人工通风换气、人工注水的方法调节棚内温湿度,湿度保持在85%以上,温度控制在20-28℃,光照强度在300-800勒克斯,每天通风换气1-2次;/n5)采收:初生的黄背木耳子实体成杯状,以后逐渐展开,当耳片充分展开,颜色由紫红色变成紫色时就可采收,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采收时用剪刀在洞口靠耳基处将子实体连同耳基剪下;/n6)采收后管理:采收完毕后,将残留的耳基清除干净,若洞口已有霉菌,应先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涂抹,再用小刀挖除干净,采收后的2-3天内停止喷水,增加通风,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喷水。/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安县秦绿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镇安县秦绿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6218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