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MM-BIC的数字音频篡改点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2831.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1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锋;王静;左明章;叶俊民;闵秋莎;姚璜;夏丹;田元;陈迪;宁国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25/30 | 分类号: | G10L25/30;G10L25/24;G10L15/14;G10L25/45;G10L25/5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涉及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GMM‑BIC的数字音频篡改点检测方法及系统,使用GMM‑BIC方法代替了传统的SGM‑BIC用于数字音频篡改点检测,GMM的特性使得该方法可以表示更多的信息,对较长或者较短的语音段均有较好的表示效果;使用神经网络对拟合特征进行分类,得到更高的分类效果。本发明实现了数字音频篡改定位的自动化,自适应性好;针对相隔较近的拼接篡改点和使用各种噪声对篡改点进行掩饰的篡改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为数字音频篡改点检测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提出了一种广泛性的算法。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mm bic 数字音频 篡改 检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GMM‑BIC的数字音频篡改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GMM‑BIC的数字音频篡改点检测方法通过分割语音信号中的静音帧,并提取静音帧的MFCC特征;接着按时序再对特征进行长窗分帧,根据GMM‑BIC模型,计算每个长时特征帧的GMM‑BIC值;取所有长时特征帧的GMM‑BIC值所组成的序列中的所有波谷点作为可疑篡改点,并以可疑篡改点为中点,前后分别取2s截断,对每个包含可疑点的截断窗计算GMM‑BIC值序列,使用高斯模型对GMM‑BIC序列进行拟合,对拟合特征进行分类,自动确认篡改点存在的截断窗;对包含篡改点的截断窗,进行迭代计算,自动精确地定位篡改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6283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