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行星机构增能的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7854.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1;F16H57/031;F16H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王文锋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行星机构增能的动力装置,行星动力箱内包括三组行星惯性轮组件,以及左右增能架,三组行星惯性轮组件与左右增能架构成一组行星惯性轮增能组件,通过杠杆式齿轮传动带动行星轴上的惯性轮以及齿轮架上的三组惯性行星轮组件旋转以达到机械能增效,三组惯性行星轮组件与左右增能架一同旋转释放大的动力惯性矩能,实现大小一体的综合增能,从而通过输出轴带动大功率发电机发电或向外界输出大功率动力。本发明的装置在整个运转过程中,零污染,在使用环境上无特殊要求,输出功率大小可根据用途设置,也可多级连接使用,从而能够更方便、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地提供动力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增能 行星 惯性轮组件 行星轮组件 动力装置 行星机构 惯性轮 大功率发电机 机械能 齿轮传动 动力惯性 动力输出 多级连接 使用环境 输出功率 运转过程 齿轮架 杠杆式 零污染 输出轴 行星轴 低碳 矩能 增效 发电 释放 输出 清洁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行星机构增能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左右端盖,所述左右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两端,所述箱体一端设置输入轴,传动轴,增能架,所述输入轴支撑于一侧端盖内,其上安装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大齿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支撑于所述增能架内,所述传动轴另一端安装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圆周均匀设置至少三个行星轮,所述太阳轮分别与所述行星轮啮合连接,所述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连接,所述内齿圈固定安装于箱体内,所述增能架一端支撑于所述端盖内,所述箱体内另一端安装另一内齿圈,构成左右内齿圈,并设有另一增能架,构成左右增能架,所述另一增能架一端支撑于所述另一侧端盖内;所述行星轮安装于行星轴一端,所述行星轴另一端对称安装另一行星轮,所述另一行星轮与所述另一内齿圈啮合连接,所述行星轴的两行星轮之间设置惯性轮,所述行星轴两端支撑于左右增能架上,所述行星轴、行星轮、惯性轮构成一组行星惯性轮组件,所述至少三组行星惯性轮组件与左右增能架构成一组行星惯性轮增能组件;所述箱体内另一端设置有另一传动轴,支撑于另一增能架内,所述另一传动轴一端安装另一小齿轮,另一端安装另一太阳轮,所述另一太阳轮同时与所述行星惯性轮组件的另一行星轮啮合连接,所述另一小齿轮与另一大齿轮啮合连接,另一大齿轮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支撑于另一侧端盖内;所述输入轴带动所述小齿轮旋转,小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带动所述大齿轮旋转,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太阳轮旋转,所述太阳轮带动行星轮旋转,通过行星轴带动惯性轮和另一行星轮一同旋转,另一行星轮带动另一太阳轮旋转,通过另一传动轴带动另一小齿轮旋转,另一小齿轮带动另一大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输出轴旋转,输出动力,所述至少三组行星惯性轮组件旋转,带动左右增能架一同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卫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6785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曲轴摆线针轮减速机
- 下一篇:双轴输入行星齿轮差速减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