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子空间技术的海杂波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1163.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文必洋;赵久瑞;田震;王思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技术的海杂波抑制方法。本发明根据雷达系统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统计单极子交叉环组阵中高信噪比谱点的位置向量;通过交叉环内对应的幅度校准值以及相位校准值对第一单极子以及第二单极子交叉环环天线的距离多普勒谱校准;通过单极子间对应的幅度校准值以及相位校准值构建校准后单极子交叉环组阵的距离多普勒谱向量;海杂波正负一阶谱区域内通过正负一阶峰边界构建正负一阶峰区域;通过校准后单极子交叉环组阵的距离多普勒谱向量构建第一以及第二正交投影矩阵,并对第一单极子交叉环以及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检矩阵进行校准。本发明优点在于对海杂波进行有效抑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技术 海杂波 抑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子空间技术的海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雷达系统单极子交叉环组阵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向量,根据单极子交叉环组阵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中第一单极子或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统计出高信噪比的谱点在相应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中的位置向量;步骤2:针对步骤1得到的高信噪比的谱点的位置向量,对每个单极子交叉环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进行校准,统计每个单极子交叉环a环天线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在位置向量的元素与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在位置向量的元素幅度比与相位差,计算得到每个单极子交叉环中a环天线的幅度校准值与相位校准值,通过该幅度校准值与相位校准值对每个单极子交叉环中a环天线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进行校准,统计每个单极子交叉环b环天线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在位置向量的元素与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在位置向量的元素幅度比与相位差,计算得到每个单极子交叉环中b环天线的幅度校准值与相位校准值,通过该幅度校准值与相位校准值对每个单极子交叉环中b环天线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进行校准;步骤3:根据第一单极子交叉环与第二单极子的幅度比值计算单极子交叉环间的幅度校准值,根据第一单极子交叉环与第二单极子的相位差结合AIS系统计算单极子交叉环间的相位校准值,根据单极子交叉环间的幅度校准值以及相位校准值对第一单极子交叉环以及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进行校准,根据单极子交叉环间的幅度校准值以及相位校准值对校准后第一单极子交叉环以及第二单极子的环天线的距离多普勒谱进行校准,并构建校准后单极子交叉环组阵的距离多普勒谱向量;步骤4:从第一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以及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中任意取一个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的行向量,进行数据平滑以及差谱划分处理,在大致海杂波正负一阶谱区域分别得到正一阶峰边界以及负一阶峰边界,通过正一阶峰边界以及负一阶峰边界构建正负一阶峰区域;步骤5:通过校准后单极子交叉环组阵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向量分别构建第一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以及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第一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在正负一阶峰区域范围内根据相邻参考单元计算第一海杂波空域子空间,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矩阵在正负一阶峰区域内根据相邻参考单元计算第二海杂波空域子空间,通过第一海杂波空域子空间构建第一正交投影矩阵,通过第二海杂波空域子空间构建第二正交投影矩阵,通过第一正交投影矩阵对第一单极子交叉环以及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检矩阵进行校准,或通过第二正交投影矩阵对第一单极子交叉环以及第二单极子的距离多普勒谱检矩阵进行校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711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