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微藻除霾富氧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6890.4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9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广;胡兆吉;金平;成慧杰;陈宣彦;李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B01D53/00;B01D53/86;B01D53/04;B01D46/44;A61L9/00;A61L10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许艳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微藻空气净化器装置由PM2.5检测器、单片机控制系统、粗滤层、离心风机、控制面板、藻层、光源、活性炭层、离心泵、藻层储液槽、TiO2光触媒净化层、Ag2O杀菌层、活性炭层、亚克力外壳、进气口和出气口构成。本发明空气净化器装置将微藻净化、活性炭吸附等技术结合,微藻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作用降解PM2.5,释放氧气有益人体健康,使室内拥有清洁和安全的空气。通过将本发明空气净化器装置的应用,能够降低密闭空间中高二氧化碳浓度和高颗粒污染物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在某些特殊的密闭空间,如载人航天器和潜艇等场所需要及时补充氧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 ||
搜索关键词: | 微藻 空气净化器装置 活性炭层 密闭空间 藻层 氧气 进气口 载人航天器 检测器 单片机控制系统 高二氧化碳 活性炭吸附 颗粒污染物 富氧空气 技术结合 净化装置 控制面板 离心风机 人体健康 新陈代谢 作用降解 出气口 储液槽 粗滤层 净化层 离心泵 杀菌层 亚克力 二氧化碳 光源 潜艇 室内 净化 释放 清洁 补充 应用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微藻除霾富氧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由PM2.5检测器(1)、单片机控制系统(2)、粗滤层(3)、离心风机(4)、控制面板(5)、藻层(6)、光源(7)、出气口(8)、离心泵(9)、藻层储液槽(10)、TiO2光触媒净化层(11)、 Ag2O杀菌层(12)、活性炭层(13)、亚克力外壳(14)、和进气口(15)构成;所述的藻层储液槽(10)由亚克力板拼接而成,位于藻层(6)的下方;在藻层(6)下方及藻层储液槽(10)上方的对称位置设有两个光源(7);通过离心风机(4)的运行使空气经进气口(15)、粗滤层(3)、藻层(6)、TiO2光触媒净化层(11)、 Ag2O杀菌层(12)、活性炭层(13)得到净化;PM2.5检测器(1)实时检测PM2.5的浓度;单片机控制系统(2)接受PM2.5检测器(1)反馈的信息用于控制离心风机(4)和离心泵(9)的工作,并通过控制面板(5)手动控制离心风机(4)和离心泵(9)的启停;单片机控制系统(2)能控制离心泵(9)定时把藻层储液槽(10)中的培养液抽到藻层(6)中,为微藻生长提供必要养分;所述的藻层(6)是将微藻贴附在贴壁材料上形成的,制作步骤为:将贴壁材料放入到培养至对数期的藻液中浸泡0‑100天,然后将附着好微藻的贴壁材料与起定形作用的金属框组合,并放入空气净化装置内,通过离心泵(9)将藻层储液槽(10)中的培养液打入到藻层(6)的上方,让液体依靠重力作用流下来,藻层(6)的微藻依靠流下的培养液生长和净化空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1689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