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砷污染治理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1107.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怡可帮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C12N1/20;C12R1/01;C12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土壤砷污染治理方法及应用,该技术属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该技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淀粉、豆饼、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钙、硫酸亚铁等,再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混匀,加热灭菌,冷却,接种黄杆菌等菌株,发酵,冷却,混配,罐装,施入土壤中,自然培养8‑20个月,可以持续将土壤中的砷转化为挥发性气体,从土壤中挥发到空气中,从而去除土壤中的砷,消除土壤和地下水砷污染,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土壤生产和生态功能,保护地下水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土壤砷污染 冷却 豆饼 生态环境保护 地下水环境 挥发性气体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钾 生物反应器 碳酸钙 加热灭菌 硫酸亚铁 生态功能 食品安全 土壤环境 黄杆菌 砷污染 罐装 挥发 混配 混匀 菌株 足量 淀粉 去除 发酵 接种 应用 地下水 治理 转化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土壤砷污染治理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为:a.在10升生物反应器中加入100‑800克的淀粉,60‑250克豆饼粉,40‑150克磷酸氢二钾,30‑150克磷酸二氢钾,10‑100克碳酸钙粉末,5‑60克硫酸亚铁,10‑50克硫酸镁,7000毫升水,开动搅拌器搅拌,开动加热蒸汽管,加热混合溶液,0.1Mpa下126℃保持40分钟,灭菌结束,冷却至30℃接种0.5‑8%(质量/体积)的黄杆菌,不停搅拌,搅拌器转速50‑120转/分钟,通气量0.5‑1升空气/升液体(体积/体积/分钟),恒温混合培养24‑48小时,发酵结束,放罐。同理,在上述相同液体发酵培养基分别接种0.5‑8%(质量/体积)的紫色硫细菌、中间气单胞菌,开动搅拌器,搅拌器转速50‑120转/分钟,通气量0.5‑1升空气/升液体(体积/体积/分钟),恒温混合培养24‑48小时,发酵结束,放罐。b.将上述a处理后的3种不同的发酵液浓缩,过滤,保留滤液,保持滤液中活菌及芽孢含量≥2亿/毫升,将3种菌液等体积混合成复合菌液制剂。c.将上述b处理后的复合菌剂喷施农田土壤表面,每亩均匀喷施复合菌剂50‑200千克,立即灌水,使得土壤表面有积水10cm以上,并保持土壤表面潮湿状态20天以上,第二次喷施50‑200千克复合菌剂,并立即灌水,使得农田土壤表层积水10cm以上,维持田间潮湿状态20天以上,根据土壤砷污染程度,重复喷施菌剂次数4‑10次,每次喷施菌剂后都要立即灌水,并保持土壤表面积水10cm以上,并保持潮湿20天以上,以利于菌剂中微生物营养体及芽孢在土壤中增殖、生物氧化和/或还原砷成为甲基砷、二甲基砷、三甲基砷和砷化氢等气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怡可帮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怡可帮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211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