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法隧道施工的地层主动托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0134.7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仇文革;孙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佑智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21D11/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法隧道施工的地层主动托换方法:开挖左侧导洞,在左侧导洞内施作第一榀的支护结构,并预留注浆孔,注浆;重复施作第二榀的支护结构,将支护结构对接,注浆,施作下一榀,如此循环施工,直至整个左侧导洞的完成;开挖右侧导洞;在右侧导洞内施作第一榀的右洞永久支护,形成环形支撑,注浆;重复施作第二榀的右洞永久支护,对接后注浆,施作下一榀,如此循环施工,直至右侧导洞的完成;及时拆除临时支护,再做防水及二次衬砌:循环施作后续各段隧道,直至整个隧道的施工完成。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地针对矿山法隧道施工中产生的位移进行主动托换施工,而且施工工序更加简化、成本更低,现场操作方便,不负面影响施工工期。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 矿山法隧道 施工 右侧导洞 支护结构 左侧导洞 永久支护 右洞 地层 开挖 隧道 二次衬砌 负面影响 环形支撑 临时支护 施工工期 施工工序 托换施工 现场操作 有效地 注浆孔 重复 防水 预留 拆除 | ||
【主权项】:
1.一种矿山法隧道施工的地层主动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左侧导洞施工:a、确定左侧导洞开挖轮廓,然后爆破并出渣,校正开挖断面尺寸;b、在左侧导洞内施作第一榀的支护结构,即左边沿着围岩设置的左洞永久支护和右边沿着围岩设置的临时支护,在左洞永久支护上预留注浆孔,并将支护结构指向掌子面的一端封堵,通过注浆孔注入浆液;c、按上一步第一榀施作的步骤重复施作第二榀的支护结构,并将第二榀与第一榀的支护结构对接,封堵第二榀支护结构指向掌子面的一端,然后注浆,施作下一榀,如此循环施工,直至整个左侧导洞的完成;(2)右侧导洞施工:a、确定右侧导洞开挖轮廓,然后爆破并出渣,校正开挖断面尺寸;b、在右侧导洞内施作第一榀的右洞永久支护,所述右洞永久支护沿着右侧导洞围岩设置并预留或开设注浆孔,该右洞永久支护的上下端与左洞永久支护连接并形成环形支撑,然后对右洞永久支护指向掌子面一端进行封堵,再通过注浆孔在围岩与右洞永久支护之间注入浆液;c、按上一步第一榀施作的步骤重复施作第二榀的右洞永久支护,并将第二榀与第一榀的右洞永久支护对接,封堵第二榀的右洞永久支护指向掌子面的一端,然后注浆,施作下一榀,如此循环施工,直至右侧导洞的完成;(3)拆除临时支护:左侧导洞和右侧导洞施作完成后,第一段隧道的初期支护已成稳定的环形支撑,及时拆除第一段的临时支护,拆除时通过注浆孔向左洞永久支护和右洞永久支护内同步注浆;(4)防水及二次衬砌:根据初期支护的防水性能铺设防水板,然后施作二次衬砌,即完成第一段隧道施工,然后依所述步骤(1)、(2)、(3)和(4)循环施作后续各段隧道,直至整个隧道的施工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佑智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佑智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301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