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加载大变形固结与污染物迁移耦合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7135.2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伟;蒲诃夫;陈训龙;宋丁豹;吕伟东;方亮;李磊;阮琪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1/1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尚威;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变形固结与污染物迁移耦合试验装置,属于环境岩土工程中污染底泥治理工程室内试验研究领域。该装置包括试验柱组件、密封针孔式取样口组件、上下密封盖组件、加载导杆组件和加载框架组件。试验柱组件的侧壁孔与密封针孔式取样口组件连接,所述的上下密封盖组件与试验柱组件的两端连接;加载导杆组件分别与上密封盖组件和试验柱组件连接;加载框架组件的下部台面与下密封盖组件连接,其上部的气缸端头部与加载导杆组件的杆端连接。本发明选用气缸加载,通过调节进气控制阀来改变输出压力大小,从而可实现加载的简单而高效;采用密封针孔式取样口组件,可实现在试验加载过程中能随时对各层污染浓度进行取样。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试验柱 针孔 导杆组件 组件连接 取样口 密封 污染物迁移 加载框架 上下密封 耦合试验 大变形 盖组件 固结 气缸 环境岩土工程 进气控制阀 上密封盖 室内试验 输出压力 污染底泥 下密封盖 自动加载 侧壁孔 端头部 台面 杆端 取样 试验 污染 治理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大变形固结与污染物迁移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柱组件(A)、密封针孔式取样口组件(B)、上密封盖组件、下密封盖组件、加载导杆组件(D)和加载框架组件(E);加载框架组件(E)包括支撑杆(E2)、框架台面(E6)、气缸安装架(E4)和气缸(E1);支撑杆(E2)下端固定于框架台面(E6)上,气缸安装架(E4)安装于支撑杆(E2)上部,气缸(E1)固定于气缸安装架(E4)上,从而在气缸(E1)和框架台面(E6)之间形成加载空间;试验柱组件(A)包括中空圆柱容器(A1),中空圆柱容器(A1)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密封盖组件、下密封盖组件密封,构成密闭实验空间;中空圆柱容器(A1)的侧壁从上至下均匀开设有多个贯通侧壁的通孔(A3),每个通孔(A3)中均设有密封针孔式取样口组件(B);下密封盖组件置于框架台面(E6)上;密封针孔式取样口组件(B)包括空心双头螺纹接头管(B1)、无粘结BTO隔垫(B2)和顶空瓶盖型螺帽(B3);空心双头螺纹接头管(B1)一端从通孔(A3)插入中空圆柱容器(A1)内部,且与通孔(A3)密封固定;空心双头螺纹接头管(B1)另一端设置无粘结BTO隔垫(B2),顶空瓶盖型螺帽(B3)与空心双头螺纹接头管(B1)螺纹配合,以将无粘结BTO隔垫(B2)固定在空心双头螺纹接头管(B1)端部,且使无粘结BTO隔垫(B2)部分裸露;加载导杆组件(D)包括传力杆(D1)和设于传力杆(D1)下端的加载垫(D2);加载垫(D2)位于密闭实验空间内,传力杆(D1)上端穿过上密封盖组件(C1),与气缸(E1)的活塞杆对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4713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变形固结与污染物迁移耦合试验加载装置及平台
- 下一篇:一种试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