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柔性跨接管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9356.3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9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莹;陈浩然;林方坚;段梦兰;洪毅;周学军;郑伟;李丽玮;杨超;张焕瑞;郭鑫;赵昱;王鹏;李楠;王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E21B43/013;B63B21/27;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柔性跨接管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包括丛式管汇主体、浮筒、I型通道、柔性跨接管和系泊系统;浮筒设置于丛式管汇主体的底部,多个I型通道设置在浮筒内,生产毂座上的管汇支管分别与I型通道连接;多根柔性跨接管的远端通过第一自动脱接器分别与固定在海底的多个深水功能舱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近端通过I型通道分别与生产毂座上的管汇支管连接;系泊系统的远端固定于海底,近端通过第二自动脱接器与丛式管汇主体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不易弃置回收、不能重复利用,特别是避免了使用大型水下基础结构物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传统管汇的水下基础安装的费用,降本增效,创建“易回收、可重复利用”的新一代水下集输原创概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柔性 接管 水下 悬浮 丛式管汇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内置柔性跨接管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包括丛式管汇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筒(2),所述浮筒(2)设置于所述丛式管汇主体(1)的底部,以使所述丛式管汇主体(1)悬浮于水下;I型通道(3),多个所述I型通道(3)设置在所述浮筒(2)内,所述丛式管汇主体(1)的生产毂座(7)上的管汇支管(8)分别与所述浮筒(2)内的所述I型通道(3)连接;柔性跨接管(5),多根所述柔性跨接管(5)的远端通过第一自动脱接器分别与固定在海底的多个深水功能舱(4)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近端通过所述I型通道(3)分别与所述生产毂座(7)上的管汇支管(8)连接,从而形成生产回路;系泊系统(6),所述系泊系统的远端固定于海底,近端通过第二自动脱接器与所述丛式管汇主体(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4935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热岩地热减震开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割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