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传统麻竹林竹笋产量的留竹营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8569.2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国;黄大勇;李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C21/00;A01G22/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传统麻竹林竹笋产量的留竹营林方法,头年12月份到第二年1月份,结合松土,清除林地内杂草、灌木,堆积焚烧,后撒施于竹丛内;每年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砍除2a以上所有老竹,以几何图形留竹法每丛保留3‑6株1‑2a生竹,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施基肥在3月中下旬,两次施追肥在竹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的6‑8月;竹笋出土20‑45cm时采割;加工用竹笋出土后露出1个青节时采割;选择二茬笋以几何图形法留竹笋,留养竹笋进行套袋培育;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砍去2a生以上多余的老竹。本留竹营林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第2年竹笋产量每年提高≥35%,第3年产量趋于稳定,每亩产竹笋2000‑2300kg,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传统 竹林 竹笋 产量 留竹营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传统麻竹林竹笋产量的留竹营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林地清理、竹林结构调整、施肥、科学采笋、留养母竹、砍伐老竹、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管理程序,其操作步骤如下:(1)林地清理:头年12月份到第二年1月份,结合松土,清除林地内杂草、灌木,堆积焚烧,后撒施于竹丛内;(2)竹林结构调整:每年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砍除2a以上所有老竹,以几何图形留竹法每丛保留3‑6株1‑2a生竹,要求立竹空间合理;油锯清除高于地面的老竹蔸;(3)施肥: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施基肥在3月中下旬进行,促进笋目萌发,增加竹丛产笋量3次,一般每丛施腐熟的人粪尿、猪栏肥或牛粪25‑50公斤,或腐熟的饼肥7‑10公斤,亦可施塘泥或堆肥150‑200公斤,肥料施入已扒开土的竹丛周围,施后随即盖土;第二次、第三次施追肥,追肥在竹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的6‑8月进行,促进竹笋生长,提高竹笋产量;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每丛每次可施入5:1:2的氮磷钾混合肥料1‑1.5公斤,或尿素、硫酸铵等化肥0.5‑1公斤;(4)科学采笋:a.采笋时间:食用鲜笋宜在上午采收,竹笋出土20‑45cm时采割;作为加工笋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竹笋出土后露出1个青节时采割;b.采集方法: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用先端刀刃平土面第1个笋节上部0‑1cm处水平插入,然后向左旋转,割下笋体,保留笋蔸上的饱满笋目;(5)留养母竹:每年8月初采收头笋,选择健壮的二茬笋留养作母竹,留养方式根据竹丛密度,采用几何图形法留竹,最大限度的保留竹株间距离,留养后进行套袋培育;所述几何图形法留竹为三角形或四方形或五边形或六边形留竹;(6)砍伐老竹: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砍去2a生以上多余的老竹;(7)松土除草:林分每2年松土1次,林地土壤深翻20cm左右,母竹周边深翻30‑40cm,不伤及竹蔸、竹根;每年6‑7月份开展林地除草作业,注意不要损伤新发竹笋,并将杂草运送到竹林外面,统一清理焚烧,后撒施于竹丛内;(8)病虫害防治①生态防治:防治促进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虫笋、竹株、竹枝叶等,减少病虫源、冬季深翻除草、减少越冬病虫源;②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扩大以虫治虫,以菌治虫;③物理机械防治:虫口密度较低时,采用人力借助简单机械进行捕捉,利用黑光灯或诱饵进行诱杀;④化学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和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合理使用,尽量不污染环境,减少药剂用量和次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5856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映山红盆景制作方法
- 下一篇:树木移植的辅助工具及移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