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柔性电极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3717.8 | 申请日: | 201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2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巍;周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G11/26 | 分类号: | H01G11/26;H01G11/30;H01G11/36;H01G11/84;H01G11/86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2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柔性石墨烯基导电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由纤维素纤维、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而成;其表面层结构为银纳米颗粒相互堆叠形成的连续银纳米颗粒膜,内部为纤维素‑石墨烯‑银纳米颗粒的成分、且纤维素纤维为骨架、内部的银纳米颗粒被石墨烯缠绕包覆。该结构的纤维素纤维‑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导电性能异常优异、其方阻仅为0.17Ωsq−1;同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最大面积比电容高达1242.7 mF cm−2,拥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在6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反复充放电6000次后几乎没有电容损失(电容保持率依然可达99.7%),展示了极好的循环充放电的稳定性;具高能量密度、比电容面积大。 | ||
搜索关键词: | 银纳米颗粒 石墨烯 纤维素纤维 复合薄膜 比电容 导电复合薄膜 银纳米颗粒膜 表面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反复充放电 循环充放电 纤维素 倍率性能 缠绕包覆 导电性能 电容损失 柔性电极 柔性石墨 高能量 电容 堆叠 方阻 烯基 制备 复合 展示 | ||
【主权项】:
1.一种柔性石墨烯基导电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按如下步骤复合而成:(1) 将滤纸剪成碎片后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一起加至料理机中,利用料理机转子的高速旋转将滤纸打碎,制成纤维素纤维+氧化石墨烯浆料; (2) 将步骤(1)的混合浆料转移至烧杯中,在快速磁力搅拌下加入过量的浓度为0.1‑0.5M的银氨溶液,然后升温至85℃并反应30 min;在此过程中,银氨络合物被氧化石墨烯还原成银纳米颗粒,同时诱发各组分复合,进而生成纤维素/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物;(3)将步骤(2)的产物在漏斗中抽滤脱水,于抽滤装置滤膜表面形成纤维素/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加水反复洗涤干净后,将其在湿润状态下从滤膜表面缓缓地整体撕下,并转移至反应釜中,悬空放置;接着在反应釜内衬底部加入水合肼,密封好后置于90℃的烘箱中保持12h,利用肼蒸气将其中的氧化石墨烯彻底还原成石墨烯制得纤维素/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其表面层结构为银纳米颗粒相互堆叠形成的连续银纳米颗粒膜,内部为纤维素‑石墨烯‑银纳米颗粒的成分、且纤维素纤维为骨架、内部的银纳米颗粒被石墨烯缠绕包覆;所述石墨烯: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5:95‑70:30,所述银纳米颗粒占复合薄膜质量的10%‑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7371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组装四氧化三钴分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微储能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