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4937.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斌;田新冉;章鹏;李开春;孙立国;江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8;E04B1/98;E04H9/02;E04B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包括上盖板、上隔板、凹槽、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层、上连接板、带有通孔的圆形套筒、带有通孔的柱体、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空心套筒、下底板、内腔室和外腔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克服了传统橡胶支座隔震器水平刚度固定、阻尼力不变的缺陷,在小震低速振动时,刚度和阻尼较低;中震中速振动时,刚度不变,阻尼随速度增加而变大;大震高速振动时,刚度和阻尼达到最大,上隔板带动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一起工作,可以在不同震级的地震下,达到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耗能功能,且在较大的剪切变形下具有较好的水平隔震耗能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f 刚度 阻尼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包括上盖板(1)、上隔板(2)、上连接板(5)和下底板(12),所述上隔板(2)与上盖板(1)通过螺栓(1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封钢板(18)、环形碳纤维‑PTFE板(17)和环形橡胶片(15)层叠粘接形成的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11),上盖板(1)底部开有凹槽(4),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11)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封钢板(18)与上连接板(5)和下底板(12)连接,上连接板(5)、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11)和下底板(12)组成了四周的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隔震结构,上连接板(5)与下底板(1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上隔板(2)与下底板(12)之间设置的带有通孔的圆形套筒(8)和带有通孔的柱体(9)分别与上隔板(2)连接形成上部整体结构,上隔板(2)与下底板(12)之间设置的空心套筒(6)与下底板(12)连接形成下部整体结构,带有通孔的柱体(9)与带有通孔的圆形套筒(8)之间形成内腔室(7),带有通孔的圆形套筒(8)与空心套筒(6)之间形成外腔室(10),内腔室(7)和外腔室(10)内充满剪切增稠液体,剪切增稠液体在带有通孔的圆形套筒(8)和带有通孔的柱体(9)的通孔之间流动,上盖板(1)连同上隔板(2)带动带有通孔的柱体(9)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7493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