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超薄空腔复合微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0629.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刘慧;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F8/18 | 分类号: | D01F8/18;D01F8/02;D01F1/08;B01L3/00 |
代理公司: | 21001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虹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超薄空腔复合微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制备普通空腔微纤维的过程中,在微纤维的内腔上引入能够跟外层微纤维材料相结合的修饰材料,在空腔形成的同时修饰材料贴附在空腔上形成一种修饰涂层,而后溶去外层材料,就得到超薄微纤维材料。本发明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形成能够生成同轴层流流型的微米级通道,实现对样品流体的流型操控,并最终使样品流体固化成具有特定内涂层结构的微米级空腔纤维材料,通过外层材料的去除,得到超薄空腔复合微纤维材料。所述微纤维材料能模拟人体组织内的微结构,为组织工程和器官再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腔 微纤维材料 复合微纤维 外层材料 修饰材料 样品流体 微米级 微纤维 流型 制备 空腔纤维材料 微流控芯片 空腔形成 模拟人体 器官再生 组织工程 内涂层 微结构 微流控 层流 操控 内腔 贴附 同轴 固化 去除 修饰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超薄空腔复合微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流控芯片,在制备普通空腔微纤维的过程中,在微纤维的内腔上引入能够跟外层微纤维材料相结合的修饰材料,在空腔形成的同时修饰材料粘附在空腔上形成一种修饰涂层,通过溶去外层微纤维材料,剩下跟内部修饰材料相结合的一薄层还稳定存在,就得到超薄空腔复合微纤维材料。/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806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