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虾稻共生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4124.1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蓉;杜德新;李良玉;魏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州市桤泉镇千禾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22/2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虾稻共生的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养虾池污水直排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排污管,养虾池,稻田和环形净化道,环形净化道和稻田之间设有连通水道,环形净化道内铺设有净化填料,养虾池连接有供水管;养虾池底部在位于横切底部波浪形的中位线处设有主排污通道,主排污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养虾池的一侧池壁,其另一端从养虾池的另一侧壁穿出并与排污管连接,养虾池的底部在位于底部波浪形的每一条波谷处设有一条分排污通道,所有分排污通道均与主排污通道连通,每一条分排污通道的顶面均开设有污水进入孔。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虾稻共生节省场地,培养和补充生物菌落方便,净化效果提高3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虾池 主排污通道 排污通道 净化道 波浪形 排污管 共生 稻田 净化效果 连通水道 生物菌落 污水 波谷处 供水管 进入孔 中位线 池壁 穿出 顶面 横切 直排 连通 铺设 净化 补充 延伸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虾稻共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排污管(2)的养虾池(1),稻田(4),以及环绕所述稻田(4)分布的环形净化道(3),所述环形净化道(3)与所述排污管(2)的自由端连通,所述环形净化道(3)和所述稻田(4)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水流方向由所述环形净化道(3)流向所述稻田(4)的连通水道,所述环形净化道(3)内铺设有净化填料,所述排污管(2)的水流方向从所述养虾池(1)流向所述环形净化道(3),所述养虾池(1)连接有供水管(5);所述养虾池(1)的底部地势为波浪形,所述养虾池(1)底部在位于横切底部波浪形的中位线处设有主排污通道(6),所述主排污通道(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养虾池(1)的一侧池壁,其另一端从所述养虾池(1)的另一侧壁穿出并与所述排污管(2)连接,所述养虾池(1)的底部在位于底部波浪形的每一条波谷处设有一条分排污通道(7),所有所述分排污通道(7)均与所述主排污通道(6)连通,每一条所述分排污通道(7)的顶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污水进入孔(8)。/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州市桤泉镇千禾土地股份合作社,未经崇州市桤泉镇千禾土地股份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841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珍珠贝用开壳溶液及其开壳方法和插核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螃蟹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