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宽度捷变通信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0702.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0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国;金恒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3 | 分类号: | H04W12/03;H04K1/00;H04B1/713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道宽度捷变的保密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信道宽度捷变通信技术,其主要是利用信号发射端的信道产生电路产生信道宽度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信道,与之相对应的信号接收端的信道检测电路以相同的信道宽度捷变规律检测出相应的信道宽度,从而实现信号的保密接收。因为信道宽度的可捷变性保证了通讯安全,且不与其他技术(比如跳频)冲突,且可以动态分配信道宽度。也就可以达到安全性高、可兼容、频谱利用率高的优点。同时也实现了信道最大可能的优化使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宽度 通信 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信道宽度捷变保密通信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实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传输前,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模拟/射频接发收前端系统的信道产生电路其是针对于发射端和信道检测电路其是针对于接收端中,产生信道宽度可变的信道,所述信道宽度变化规律为信道捷变谱,所述信道捷变谱对通信信号实行的第一次加密,然后利用跳频技术做第二次加密;步骤二:将通过信道捷变谱和跳频技术加密过的信号通过射频发射端将信号发射出去,然后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向接收端;步骤三:信号到达接收端,根据实现双方协商确定的信道捷变谱,接收信号,再通过解调和译码的方式识别处理信号,最后得到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9070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