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扑翼机的仿鸟类与蝙蝠的可折叠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2761.5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5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昂;杨文青;宣建林;宋笔锋;薛栋;梁少然;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扑翼机的仿鸟类与蝙蝠的可折叠机翼,包括内主梁(1)、内前梁(1A)、内后梁(1B)、中主梁(2)、中前梁(2A)、中后梁(2B)、外主梁(3)、第1仿生翼肋(4)、第2仿生翼肋(5)、滑槽连杆(6)、十字扑动轴(7)、第2折叠连杆(9B)和折叠控制器;优点为:扑动翼的结构参考了飞行脊椎动物的翼的解剖学共同特征,模仿肱骨、尺挠骨、掌指骨,将扑动翼分为内段、中段、外段;每段由内主梁、中主梁、外主梁承受主要载荷,和前后副梁与其他辅助连杆通过若干转动副、滑动副相连,构成一个复杂的多连杆机构,可以准确地模拟飞行脊椎动物的折叠动作。具有气动效率高、仿生程度高以及可控性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扑翼机 鸟类 蝙蝠 可折叠 机翼 | ||
【主权项】:
1.一种扑翼机的仿鸟类与蝙蝠的可折叠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主梁(1)、内前梁(1A)、内后梁(1B)、中主梁(2)、中前梁(2A)、中后梁(2B)、外主梁(3)、第1仿生翼肋(4)、第2仿生翼肋(5)、滑槽连杆(6)、十字扑动轴(7)、第2折叠连杆(9B)和折叠控制器;所述十字扑动轴(7)包括呈十字形交叉设置的扑动长轴(7A)和扑动短轴(7B);所述折叠控制器包括动力输入滑块(11A)、伺服输入滑块(11B)和折叠输出滑块(11C);所述伺服输入滑块(11B)悬挂安装于所述扑动长轴(7A)的下方;所述折叠输出滑块(11C)可滑动安装于所述伺服输入滑块(11B)的上面,并且,所述折叠输出滑块(11C)的顶部通过第1小滑块(11C‑1)与所述扑动长轴(7A)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入滑块(11A)的顶部通过第2小滑块(11A‑1)与所述扑动长轴(7A)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入滑块(11A)用于推动所述折叠输出滑块(11C)在所述伺服输入滑块(11B)上面进行直线往复滑动运动,从而提供折叠的驱动力;约定翼尖方向为远端,翼根方向为近端;所述内主梁(1)、所述中主梁(2)和所述外主梁(3)共同构成骨架主梁,分别对应模仿飞行脊椎动物的翅膀骨骼的肱骨、尺挠骨、掌指骨,为主要承重梁;所述内主梁(1)的近端与所述扑动短轴(7B)的上下两端铰接,当所述扑动短轴(7B)进行上下扑动时,带动所述内主梁(1)进行上下扑动;所述内主梁(1)的靠近远端的位置开设有沿内主梁长度方向的第1滑槽(1.1),所述第1滑槽(1.1)中安装第1铰接轴(1.2);所述中主梁(2)的近端与所述第1铰接轴(1.2)铰接;所述中主梁(2)的远端与所述外主梁(3)的近端铰接;所述内前梁(1A)、所述内后梁(1B)、所述中前梁(2A)和所述中后梁(2B)均为折叠辅助连杆;所述内前梁(1A)和所述内后梁(1B)分别位于所述内主梁(1)的前后两侧,所述内前梁(1A)的近端与所述扑动长轴(7A)的前端铰接;所述内前梁(1A)的靠近近端位置通过第2铰接轴(1A‑1)与所述第2折叠连杆(9B)的一端铰接,所述第2折叠连杆(9B)的另一端与所述折叠输出滑块(11C)的第1小滑块(11C‑1)铰接,所述折叠输出滑块(11C)通过所述第2折叠连杆(9B)带动所述内前梁(1A)进行折叠动作;所述内后梁(1B)的近端与所述扑动长轴(7A)铰接;所述滑槽连杆(6)开设有第2滑槽(6.1),所述第2滑槽(6.1)穿过所述第1铰接轴(1.2),所述滑槽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内前梁(1A)的远端铰接;所述滑槽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后梁(1B)的远端铰接;所述滑槽连杆(6)、所述内后梁(1B)、所述十字扑动轴(7)和所述内前梁(1A)共同构成第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所述中前梁(2A)和所述中后梁(2B)分别位于所述中主梁(2)的前后两侧;所述中前梁(2A)的近端、与所述内前梁(1A)和所述滑槽连杆(6)的铰接点进行铰接;设所述中主梁(2)和所述外主梁(3)的铰接轴为第3铰接轴(12),所述中前梁(2A)的远端与所述第2铰接轴(12)铰接;所述中后梁(2B)的近端与所述内主梁(1)的远端铰接;所述中后梁(2B)的远端与所述外主梁(3)的靠近近端位置通过第4铰接轴(13)铰接;所述外主梁(3)、所述中后梁(2B)、所述内主梁(1)和所述中主梁(2)构成第二个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所述第1仿生翼肋(4)和所述第2仿生翼肋(5)的前端与所述第3铰接轴(12)铰接;所述第1仿生翼肋(4)和所述第2仿生翼肋(5)的肋上各开设第1翼肋滑槽(4A)和第2翼肋滑槽(5A),所述中后梁(2B)固定安装第1滑杆(2B‑1)和第2滑杆(2B‑2),所述第1滑杆(2B‑1)穿过所述第1翼肋滑槽(4A),而形成一个滑动副;所述第2滑杆(2B‑2)穿过所述第2翼肋滑槽(5A),而形成另一个滑动副;所述第2仿生翼肋(5)用于模拟蝙蝠的第五指;所述第1仿生翼肋(4)用于模拟蝙蝠的第四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1276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